组卷网 > 初中数学综合库 > 图形的性质 > 三角形 >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 勾股定理 > 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
题型:解答题-问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5 题号:14462255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其两点间的距离.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
(1)已知,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
(2)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请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已知,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1)问题再现:学习二次根式时,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求代数式最小值的问题,如,“求代数式的最小值”.小强同学发现 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为x和2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是12﹣x和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于是构造出如图所示,将问题转化为求线段AB的长,进而求得的最小值是        
(2)类比迁移:已知ab均为正数,且ab=4.求的最小值        
(3)方法应用:已知ab均为正数,且是三角形的三边长,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022-04-11更新 | 139次组卷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正方形中,M上的一点,N上的一点,且P.

(1)若,求的长;
(2)求证:
(3)直接写出____________
2022-10-17更新 | 146次组卷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是从独轮车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模型,在中,,以为直径的BC于点D,过点D于点E,连接

(1)求证:的切线;
(2)若,求线段的长.
2023-03-27更新 | 2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