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2-10-10 12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掌握实验安全知识,做到“遵循实验原则,守护生命健康”。下列做法符合健康、安全要求的是
A.在实验室中可通过品尝区别蒸馏水和酒精B.用试管加热液体时眼睛凑近试管口观察
C.直接用手或镊子取块状的大理石放入试管中D.实验中酒精洒出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2.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下列不能体现化学的贡献的是
A.飞扬火炬的碳纤维外壳
B.冬奥颁奖礼服的保暖材料
C.冬奥五环LED灯光显示技术
D.摆渡大巴采用的新能源氢气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设计实验D.交流评价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灭火剂
2022-10-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5. 某同学使用胶头滴管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吸取液体B.滴加液体
C.取用盐酸D.搅拌溶液
2022-10-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对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B.纯净水,凉白开
C.臭氧(O3),净化后的空气D.澄清石灰水,食醋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木炭燃烧时,发出白色火焰,冒黑烟生成黑色固体
C.硫粉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D.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9. 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选项异常现象分析
A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始终收集不到O2装置漏气
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多量液过程中仰视读数
C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未燃烧集气瓶底部未放少量水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剧烈氧化放出热量,所以氧化反应都放热
B.过氧化氢分解能得到氧气,所以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
C.化合反应生成物质只有一种,所以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022-10-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1.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中,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
B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
C空气中的木条燃烧较旺盛空气中含氧气多
D呼出的气体中的燃着的木条熄灭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
A.AB.BC.CD.D
12. 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先吸入空气使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夹紧止水夹;然后,用热水加热白磷至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剩余的气体只有氮气
B.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大
C.实验中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D.该实验比教材实验较环保,但不能减小实验误差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电击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人类活动破坏臭氧层,如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归纳出臭氧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
(2)推测在打雷闪电时空气中的氧气能转化成的物质是_______
(3)保护臭氧层应采取的方法_______(答一点)。
(4)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装满臭氧的集气瓶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5)目前计人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
A.氮气B.二氧化碳C.臭氧D.一氧化碳E.二氧化硫
2022-10-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实验室常用如下图装置制备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
(2)实验室中,若用高锰酸钾选择装置A,D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该装置需要改进的是___,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3)实验室中,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要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2022-10-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空气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并利用氮气合成氨气的流程示意图:
   
已知: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
(1)蒸馏器中制取氮气和氧气的原理是_______
(2)流程中催化合成器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流程中分离塔内发生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2022-10-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速率的因素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探究催化剂的用量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速率的关系
小组同学利用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每次用3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不同量二氧化锰粉末做催化剂进行实验,测定相关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实验序号12345678910
二氧化锰用量(g)0.10.20.30.40.50.60.70.80.91.0
待测数据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2)上述实验应该测定的“待测数据”可能是_______
(3)经多次实验证明,第1次实验至第7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依次加快,第7次实验至第10次实验所记录的“待测数据”无明显差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种类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速率的关系
分别取30mL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1g氧化铜,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3所示。
      
(4)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____(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5)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____
【任务三】拓展探究
(6)你认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还与__有关,请写出验证该猜想的实验方案__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将30.9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填物质名称)。
(2)完全反应时,所产生的氧气,若用分离空气的方式获得,理论上需要空气体积是多少?(氧气的密度为1.29g/L,氧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21%,精确到0.1)
2022-10-0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实验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实验安全问题及处理  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单选题
20.94化学研究对象单选题
30.85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的辨析单选题
40.6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单选题
50.85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单选题
6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单选题
70.8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差异单选题
80.94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单选题
9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的加热单选题
10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概念及判断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单选题
110.65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实验结论  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单选题
120.6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质量报告  氧气的检验及验满科普阅读题
15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化合反应  工业制取氧气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8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四、科学探究题
160.4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五、计算题
170.65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氯酸钾制取氧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