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重庆 九年级 期中 2022-11-11 2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冰冻三尺B.刻舟求剑C.沙里淘金D.钻木取火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3.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排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阿伏伽德罗B.拉瓦锡C.道尔顿D.门捷列夫
2022-10-17更新 | 380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4. 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B.C.D.
2022-09-19更新 | 310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以下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要选择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气瓶进行对比实验
B.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0. 下列有关分子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水遇冷结成冰,这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B.水烧开顶开壶盖,说明分子体积变大
C.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说明汞原子间隔改变D.尘土飞扬,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1. 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 O2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该实验所用的红磷不可用木炭代替
C.待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D.红磷过量,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2. 下列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6 g氯化钠
B.用10 mL的量筒量取7.50 mL稀硫酸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
D.取用液体时,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1mL~2mL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10 g冰受热熔化成1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2022-10-16更新 | 792次组卷 | 13卷引用: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5. 下列有关实验步骤中“先”与“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A.搭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原则
B.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添加药品时,应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
D.排水法集气收集满时,应先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6. 蜡烛(足量)在如图 1 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可用蜡烛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同时也属于化合反应
D.蜡烛熄灭后瓶内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约为 84%
2022-11-08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7. 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其中错误的是
A.B.
C.D.
2022-09-17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