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9 题号:2862834
生活中常遇见铜制品生锈的情况。活动课上,同学们设计实验对铜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验证铜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 铜锈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②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③ 碳不与稀硫酸反应。
④ 氧化铜为黑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进行实验1】
同学们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 按上图组装仪器,装入药品。
② 加热铜锈,直至不再有气体产生,停止加热。
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烧杯中液体变浑浊。加热铜锈生成的物质有_____;铜锈由_____元素组成;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 冷却后,向试管中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稍加热。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探究活动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进行实验2】
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4个实验,每天观察一次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实验4中的铜丝生锈了,且与水接触的部分生锈更明显。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论实验反思
实验1在干燥环境中,铜不易生锈.(1)实验2和3中使用的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原因是_____。.
(2)如果要证明铜生锈的快慢是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内容是_____
实验2______
实验3______
实验4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小张同学得知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利用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______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有关空白。
【提出问题】
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
(1)温度达 200℃时,CuSO4开始分解生成 CuO 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2)温度超过 1000℃,CuO 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 呈红色。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①可能是 Cu;②也可能是 Cu2O;③还可能是______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红色固体观察,呈亮红色;
(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分析推理】
(1)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 Cu2O 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 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定亮红色固体为______
(2)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 CuO 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
思考:①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
②此实验中,CuSO4 受热分解生成 CuO 和______(填化学式)。
2022-04-04更新 | 7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深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
(1)观察到A中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104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2020 年春武汉火神山医院在建造过程中用到了 HDPE 膜,HDPE 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南山中学化学兴趣第一小组对 HDPE 膜的组成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HDPE 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①HDPE 膜能够燃烧,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②碱石灰成分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固体。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通入干燥氮气,再将 4.2g 的 HDPE 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 A、B、C、D(装置中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 实验记录】
装置质量A 装置总质量C 装置总质量
实验前100.0 g100.0 g
实验后105.4g113.2 g

【实验分析】
(1)实验前后都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但作用不同,实验后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中能证明燃烧产物有 CO 的方程式___________
(3)装置 C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5)HDPE 膜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反思拓展】
(6)实验中的 4.2 g HDPE 膜样品燃烧消耗的氧气质量为 m,则 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2022-01-01更新 | 2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