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广东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1-10-06 5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走进社会生活、勇担社会责任、时事热点、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权利义务、在集体中成长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弘扬宪法精神,某校小志愿者们走进社区,积极向居民宣传宪法知识,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这告诉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     
A.关注自己发展B.重视人际交往
C.参与社会实践D.遵守社会规则
2024-01-18更新 | 25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 )
①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②走近社会是我们知晓国事家事的唯一途径
③关心国事天下事是大人的事,跟初中生关系不大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2-26更新 | 337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茂名市某中学学生张东强,7岁开始跟随母亲参加公益活动,目前已有近八年志愿服务经历,已经累计服务1327小时。张东强的行为(     
A.承担了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B.是一种只有代价没有回报的行为
C.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方法D.是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研学旅行等,其实都是培养同学们的亲社会行为。下列关于亲社会行为的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才需要培养的行为
B.亲社会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内容
C.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D.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对如图漫画中“宅男”的行为理解正确的

①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②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6.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①关注社会,服务社会            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④关心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我国法律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   
①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会受到处罚
②随意在网上发表不实言论,就是违法行为
③网民要提高判断能力,坚决不能从众
④网民要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8. 《我向总理说句话》是中国政府网的常设栏目,一些网民的好建议会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D.网络是把双刃剑
2019-07-10更新 | 958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近年来,短视频APP火爆异常。一时间内容低俗的短视频层出不穷,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不良影响。对此,青少年要(       
A.明辨是非抗诱惑,惩处乱象莫手软B.不良诱惑危害小,拒绝监督任我行
C.健康上网守底线,拒绝低俗与混乱D.借助媒体变网红,展示才华早成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当前,一些人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也为公众带来巨大困扰,这些人也因此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这告诉我们(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网络具有消极作用,我们应拒绝使用网络
③网络交往要恪守道德
④上网时要遵守法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网络空间不是“世外桃源”。当前,有些网站、社交平台上的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其中,网络谣言、网络侵权行为、网络恐怖主义等违法犯罪行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有,一些网络弹窗频频弹出赌博、暴力等违法信息,很难关闭,令人不堪其扰,影响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下列关于运用网络的说法或行为中,可取的有(     
①寻找与学习、工作相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②不得利用网络发表侵犯他人权利的言论
③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