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第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线上教学素养评价历史试题
山东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2-12-07 6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中国量子通信卫星取名“墨子号”,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墨子在思想上的主张是
A.“春秋无义战”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为政以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
A.确立了皇帝世袭制度B.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
C.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很多达官贵人只能乘牛车,这反映的是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       
A.内容B.背景C.结果D.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这场“大辩论”是(       
A.王室衰微B.春秋争霸C.变法图强D.百家争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6.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
A.社会的大变革B.国家逐步统一C.社会动荡变化D.民族融合加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汉武帝
C.汉景帝D.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秦末农民起义建立“张楚”政权是(     
A.刘邦项羽B.陈胜吴广C.张角D.黄巢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9. 中国许多金融企业在设计徽标的时候,都参考了中国古钱币的造型,你认为下图的这些徽标设计灵感都来源于哪种古钱币?(     
A.刀币B.布币C.蚁鼻钱D.圆形方孔半两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注重农业生产
B.重视以德化民
C.关注民主与法治
D.提倡勤俭节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无为而治”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应实行“仁政”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兼爱”“非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伐无道,诛暴秦”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反抗暴秦而喊出的一句口号。关于这次起义,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秦的暴政是导致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B.戍边遇雨误期,按律当斩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C.起义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始皇此举
A.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B.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
C.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D.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国家繁荣稳定B.人民安家乐业C.民族融合加速D.社会急剧变化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秦朝时的死刑种类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而且一人有罪,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得去打仗或者服劳役。

材料五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1)材料颂扬了秦王的哪一重大历史功绩?该功绩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秦朝的什么制度?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5)材料五中“夫作难”指的是什么起义?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2022-12-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第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线上教学素养评价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20.8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30.8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40.94秦北筑长城单题
5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60.4铁犁牛耕的使用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单题
70.85巨鹿之战与秦灭亡单题
80.85陈胜吴广起义单题
90.94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10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11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120.65陈胜吴广起义单题
130.65焚书坑儒单题
140.85老子单题
15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160.4秦朝的建立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秦朝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