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名校期中好题分类汇编
全国 七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4-28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条件包括(     
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交融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大运河的开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大一统王朝                                 ②都城都建在今天的北京
③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④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历史史事与历史解释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历史史事历史解释
A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B鉴真东渡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黄巢起义唐朝至此灭亡
D澶渊之盟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A.AB.BC.CD.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如图所示人物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与他相关的史实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中华文明史》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表明科举制度(       
A.导致文官地位超过武官B.消除了人们的门第观念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2023-06-14更新 | 73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隋文帝的历史存在感相对较低,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却将他与秦始皇、忽必烈一起编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这主要是因为隋文帝(     
A.正式确立科举制B.开通隋朝大运河C.统一了南北币制D.实现国家大一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突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输能力,体现了当时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上述评价大运河的角度主要是(     
A.开凿大运河的难度B.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当时开凿大运河的智慧
2023-07-26更新 | 4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文称赞的是(       
A.建立唐朝B.统一全国C.科举取士D.大运河开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几千年来的历史证明,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结束,全国重新统一的人物和时间分别是(       
A.隋文帝、581年B.隋文帝、589年
C.隋炀帝、581年D.隋炀帝、589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图排列出了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朝代顺序,其中与①处王朝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A.罢黜百家,兴办太学B.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C.政权频繁更迭,动荡不安D.前期繁盛,后期藩镇割据
2023-09-11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假如你要将一批粮食通过隋朝大运河从余杭运到洛阳的洛口仓,先后经过运河哪几段(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B.邗沟—通济渠
C.通济渠—邗沟一江南D.通济渠—邗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韩昇在其著作中写道:“君静则民安。国家出乱子,往往起源于执政者的躁进,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就是前车之鉴。”下列能够印证作者这一观点的是(     
A.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隋炀帝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
C.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广纳贤才
D.隋炀帝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统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下发生的。如果将“581年”和“长安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杨坚建立隋朝B.杨广掌握北周大权C.陈朝灭亡D.隋朝统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洛口仓位于今郑州市巩义河洛镇。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当时的首都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苏、浙江,北到河北等省。材料反映了影响洛口仓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巩义洛口仓
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D.地理因素
2023-07-24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隋炀帝杨广的部将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弑杀隋炀帝后,打算率隋军主力从水路返回东都洛阳。他应该先后经过的大运河河段是(     
A.江南河-邗沟B.邗沟一通济渠C.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邗沟
2023-06-15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有人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这一评价反映出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统一全国B.开创科举C.开皇之治D.开通运河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是结束大分裂之后重新实现统一的(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⑤北魏⑥隋朝⑦北宋⑧元朝
A.①②⑤⑧B.②④⑥⑦C.①④⑥⑧D.②⑤⑥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旧唐书·李密传》中这样描述隋末的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该材料状况的原因是(     
A.隋文帝统治时编订户籍B.隋炀帝时徭役、兵役繁重
C.隋朝末年自然灾害严重D.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是皇族外戚夺取政权建立的
D.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有史家指出:“隋之亡也,民困苦而国未贫。”这从本质上反映了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起义不断B.少数民族入侵C.国家陷入贫困D.隋炀帝的暴政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我们最早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出现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B.唐高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隋文帝统治时期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又一次统一了全国,完成统一的人物和时间分别是(     
A.杨坚 581年B.杨坚 589年C.李渊 618年D.朱温 907年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5. 2022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宣传语:千年大运河串珠成链,三十五城美景一水相连,“链”的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江都D.余杭
2024-04-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名校期中好题分类汇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024-03-27更新 | 521次组卷 | 12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金澳中英文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隋书·地理志》记载,江南地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隋炀帝认识到南方快速发展的经济已经成为隋王朝的重要支撑。鉴于此,隋炀帝(     
A.派军灭了南方陈朝B.开通了南北大运河
C.兴建了东都洛阳城D.统一了南北度量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材料评价了(     
A.中央集权制度的由来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C.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D.三省六部制的局限性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融合……到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可谓并驾齐驱……与南北朝相比,都城总体上向南迁移……这种发展趋势为南宋建都东南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观察材料一,A处应是哪一时期?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两宋十八朝枢密副使中,文资659,占91%;武资65,占9%。而其中,在太祖朝的10员次中,文资4,占40%;武资6,占60%。太宗朝35员次,文资21,占60%;武资14,占40%。真宗朝44员次,文资29,占66%;武资15,占34%。

——摘编自梁天锡《宋枢密院制度》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影响。
(2)材料二中显示的政治结构特点与宋朝的哪一国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特点给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
(3)综上所述,你认为唐宋时期制度不断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8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隋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行省制度单题
3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40.65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单题
5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6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7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8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9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10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110.8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12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13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140.8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150.6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单题
16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170.8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单题
180.85秦朝的建立  西晋的兴亡  隋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9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0.65隋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2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2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30.8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单题
240.94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50.8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60.65大运河的开通  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7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8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二、综合题
290.65江南开发的原因  大运河的开通  经济重心南移
30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的完善(唐)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