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湖北省阳黄石市新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湖北 九年级 一模 2024-05-15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玉器,这些玉器不仅雕琢细腻,而且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反映了(     
A.农耕技术趋于成熟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早期国家已经建立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024-04-04更新 | 11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下图是秦始皇东巡后留下的琅琊刻石,它所使用的文字应是(     

A.大篆B.小篆C.甲骨文D.隶书
2024-04-17更新 | 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史料实证是认识历史的根本途径,如果我们要恢复历史的真面目,唯有借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相关史料。如果要考证“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最可信的史料是(     
A.越南传入的占城稻B.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C.宋朝的秧马复原图D.泉州出土宋代海船
2024-04-24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省优名师资源共享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865年,京师同文馆举行了第一次翻译大型考试,考试内容以洋文为主,并增加了文学翻译和口语会话,其中翻译考试注重综合性以及时事性,学生需要了解国家大事并且掌握相关翻译理论知识才可以通过翻译考试。这反映了(     
A.“师夷长技”成为社会的共识B.学习西方的时代诉求
C.学堂选官引发教育的根本变革D.变革制度的社会潮流
2024-04-22更新 | 10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上诗句分别出自戚继光和林则徐,体现了他们(     
A.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抗争精神B.鞠躬纯粹、死而后已的忠君思想
C.收复边疆、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D.天下己任、英勇无畏的民族情怀
2024-03-18更新 | 21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学者杨凯认为,经历了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革命派、国民党、共产党的探索,到1949年,中国历史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纪元。材料中“新纪元”到来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中共八大召开
2024-04-09更新 | 15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建交45年来,中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成果丰硕。对世界来说,中美建交打破了两大阵营之间的坚冰,事实上推动了“冷战”的结束,成为“冷战”期间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地缘政治事件。材料说明(     
A.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立足点B.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C.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始终对立D.地缘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2024-04-24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2@2023年“五一”假期,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较2019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1.88%、116.03%,节前,综合美团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相关订单,武汉成为国内热度最高的十大目的地城市之一。材料反映了(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交通事业不断发展
C.通讯方式发生变迁D.城市设施发展完善
2024-04-02更新 | 5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钟祥市四中教联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一组文物的共同点是(     

          

A.农耕文明的产物B.航海场景的印证
C.绘画艺术的起源D.古埃及出土文物
2024-04-08更新 | 4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制作的时间轴。它反映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限制王权B.普遍性C.法制化D.共和政体
2024-04-10更新 | 10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2月初,一部分德军突入莫斯科市郊,遭到苏联军民顽强抵抗。此时正值莫斯科严冬,由于缺乏御寒设备,德军寸步难行。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仓皇后退。”该战役(     
A.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使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D.推动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2024-04-04更新 | 13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如图所示漫画意在揭示(     

A.欧洲福利国家的经济负担沉重B.西欧在美国的控制下艰难前行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彻底解决D.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充满曲折
2024-04-16更新 | 14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诊断卷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3. 【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

材料一   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民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田旭东、周苏平《文明的历程:春秋》

材料二   

        图1 汉朝宴乐图                                图2   北方少数民族坐具                                   图3   唐朝宴乐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增强华夏认同的途径。并概括华夏认同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述汉朝到唐朝坐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4-04-09更新 | 5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他们归国的时候——陈独秀在1915年,蔡元培在1916年,胡适在1917年分别归国——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五四”后青年学生热烈追求新思想,探讨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提出各种各样的关于改造中国的方案。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许多人开始改变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旧观念、旧思想,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对“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学生的思想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02更新 | 6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国近代的英雄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1年,梁启超呼吁“过渡时代之英雄”,认为此种英雄应具备冲破旧势力的“冒险性”、过人的“忍耐性”、为国民择一 “最良合宜”政体并倡率国民以此途得幸福的“别择性”。1903年,留日学生极力宣扬岳飞精忠报国、至死不渝的精神,认为他“为种魂,为国魂,为中国民族之天神”。

——摘编自赖静萍《从揽驭到召噢: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与“英雄”概念变迁》

材料二: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对英雄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崇拜伟人英雄的西方英雄史观予以批判。李大钊指出,“离于众庶则无英雄",英雄也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发挥力量。陈独秀强调,英雄时代、圣人时代已经结束,国家“若不建立在广大群众的需要与同情的力量上面,不是难以持久,便是造成新的军阀"。

——摘编自黄倩倩《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英雄内涵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离于众庶则无英雄”。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6. 【大航海时代】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请围绕“大航海时代”,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中国史与世界史相关内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4-22更新 | 8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5,9,13,1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6,7,8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良渚文化单题
20.8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30.6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40.65新式教育单题
50.65戚继光抗倭  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6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7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8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90.65河姆渡人  古埃及单题
100.8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独立宣言》的发表  《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单题
110.65苏德战争的爆发  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单题
120.6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单题
二、综合题
130.85春秋争霸的评价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4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
15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三、论述题
160.4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