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湖北 九年级 二模 2024-05-15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玉器,这些玉器不仅雕琢细腻,而且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反映了(     
A.农耕技术趋于成熟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早期国家已经建立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2024年春晚《山河诗长安》献上了一场诗词盛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照进金樽里”从侧面反映了(     
A.隋朝科举制度开启了后世文化的繁荣B.科举制度的兴盛,使得文人受朝廷重用
C.大唐盛世繁华的景象D.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2024-04-16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介绍西方科技知识的同时,也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18世纪的多位欧洲启蒙思想家曾从这些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史实反映了明清时期(     
A.封建文化走向衰落B.我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C.政府坚持闭关政策D.文明交往具有双向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865年,京师同文馆举行了第一次翻译大型考试,考试内容以洋文为主,并增加了文学翻译和口语会话,其中翻译考试注重综合性以及时事性,学生需要了解国家大事并且掌握相关翻译理论知识才可以通过翻译考试。这反映了(     
A.“师夷长技”成为社会的共识B.学习西方的时代诉求
C.学堂选官引发教育的根本变革D.变革制度的社会潮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上诗句分别出自戚继光和林则徐,体现了他们(     
A.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抗争精神B.鞠躬纯粹、死而后已的忠君思想
C.收复边疆、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D.天下己任、英勇无畏的民族情怀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6.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其自身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D.“大跃进”运动
2024-03-22更新 | 49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区分历史史实与史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对于图的解读,属于史实的是(     

   

武汉长江大桥下的雷锋(摄于1958年)
A.雷锋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就是建设大桥体现的铆钉精神
B.1958年,雷锋同志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在桥头拍照留念
C.当代青年要学习雷锋,在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D.武汉是“志愿者之城”,雷锋精神影响与激励一代代新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2@2023年“五一”假期,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较2019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1.88%、116.03%,节前,综合美团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相关订单,武汉成为国内热度最高的十大目的地城市之一。材料反映了(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交通事业不断发展
C.通讯方式发生变迁D.城市设施发展完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一组文物的共同点是(     

          

A.农耕文明的产物B.航海场景的印证
C.绘画艺术的起源D.古埃及出土文物
2024-04-08更新 | 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0.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面属于材料中所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的是(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甫议施行

——《明定国是》诏书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来之陋习, 基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日]《五条誓文》

A.都改变了本国社会性质B.都由于英国的侵略而引发
C.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D.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024-04-01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五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列宁多次指出,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内俄国农村的灾难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引起的。为此,苏维埃政府(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D.推行了农业集体化政策
2024-05-14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如图所示漫画意在揭示(     

A.欧洲福利国家的经济负担沉重B.西欧在美国的控制下艰难前行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彻底解决D.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充满曲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3. 【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

材料一   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民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田旭东、周苏平《文明的历程:春秋》

材料二   

        图1 汉朝宴乐图                                图2   北方少数民族坐具                                   图3   唐朝宴乐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增强华夏认同的途径。并概括华夏认同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述汉朝到唐朝坐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4-04-09更新 | 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他们归国的时候——陈独秀在1915年,蔡元培在1916年,胡适在1917年分别归国——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五四”后青年学生热烈追求新思想,探讨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提出各种各样的关于改造中国的方案。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许多人开始改变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旧观念、旧思想,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对“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学生的思想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15. 【脱贫攻坚   成就斐然】

材料一   2020年)11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全国832个县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简析我国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简析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
2023-06-24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历史真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6. 【大航海时代】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请围绕“大航海时代”,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中国史与世界史相关内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5,9,13,1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良渚文化单题
2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3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40.65新式教育单题
50.65戚继光抗倭  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60.4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70.6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8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90.65河姆渡人  古埃及单题
100.94戊戌变法的经过  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10.6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120.6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单题
二、综合题
130.85春秋争霸的评价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4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
150.6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两个一百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论述题
160.4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