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春秋争霸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0868838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它能帮我们构建历史时空概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图二信息,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图三信息,写出秦朝的相关史实。
秦的都城:▁▁▁   秦统治地方的制度:▁▁▁ 秦的疆域南达:▁▁▁
(3)概括从图一到图三历史发展的趋势。
(4)西晋时期迁入山西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内迁带来哪些影响?
19-20七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与痛苦,但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国家的统一进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请写出这场战役的地点?

(2)终止了六百多年的商王朝的战役是?

(3)你知道“围魏救赵”的成语来自于哪场战役?

(4)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5)在一场战役中项羽的军队以少胜多并将秦军的主力歼灭,这场战役是?

(6)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派兵北击匈奴,那么北击匈奴的大将是?

2018-11-12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国语·周语》记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国,途经陈国时,就看到那里“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野外堆放着谷物,谷场还没有修整)的“公曰不治”景象。与此相反,一些奴隶主却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西周末期以来不在税收之列的私田,急剧增加。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国史概要》

材料三   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材料四   


秦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反映的历史现象。这会导致什么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
(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西部边疆到哪里?在北部边境线上修建了什么工程?主要目的是什么?
2019-11-27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中原大国不断兼并周围的小国,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给中原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材料二


图A:商鞅铜方量
战国时期秦国的量器,青铜制。左侧刻有铭文:“十八年……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五分尊壹为升”。
爵级爵位
一级公士
二级上造
三级簪袅
…………
十八级大庶长
十九级关内侯
二十级彻侯

图B:商鞅变法二十等军功爵制表

材料三   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春秋时期取得霸主地位的诸侯国国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法家主张“国家靠什么治理”?根据材料三、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积极影响。
2024-01-10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