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夏朝的兴衰 > 王位世袭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11720678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实行什么制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指的是什么制度?

材料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此制度在西周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下图所示



(3)材料三图中A是代表哪一职务?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chuzhi废除、取消),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汉书》


(4)材料四反映了西汉时期对地方加强控制的哪一措施?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创新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二   见图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四   见下图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图二是某同学依据图一做的学习笔记,请你帮他将①②处补充完整。
(3)材料三中周王室在当时的地位如何?你能说出春秋时期曾经称霸的一位霸主吗?
(4)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开创的什么制度?
2022-12-09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在皇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落,……部落联盟的首领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

材料二   《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三   通过这种制度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

(1)根据材料一中的这种做法,分析当时社会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 “天下为家”指的是什么制度?“天下为公”变成“天下为家”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西周实行的“这种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2023-10-28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2)材料二中 “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材料三材料A 下图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里面的铭文记载说: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材料B 《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3)材料A和材料B中提及到的制度是什么?材料A和材料B都是研究西周制度的史料,但史料类型不同,其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_____,属于二手史料的是______。

材料四:(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4)依据材料四,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5)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0-11-23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