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唐与吐蕃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3381573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唐朝、北宋与元朝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

材料二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2)依据材料二,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吐蕃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与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宋辽之间签订了哪个盟约?并概括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四   (元朝)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4)据材料四指出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一个新的民族?

材料五   清军入关后,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还没有完成全国真正统一的任务。康熙皇帝经过极大的努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终于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康熙帝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台湾和新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6)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仇敌。”

——《贞观政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列举体现这一政策的一个史实。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这个盟约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请写出元朝为管辖西藏而设置的机构名称及该机构设立的意义。
2021-06-26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定了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制的历史联系。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神爵二年,匈奴日遂王降汉,郑吉发西域诸国五万人迎之,车师以西“北道”亦通,遂以郑吉为骑都尉,兼护“北道 ”诸国。因总领南北两道,故号都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材料三7世纪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 匈奴与柔然寇边的情形已成往事,刻下强有力的游牧民族为突厥……但在公元630年,唐将李靖大败突厥以后,突厥就推戴唐朝皇帝(本身也有突厥血统)为“天可汗”。回纥为另一种突厥语系的民族,则不战而降。吐蕃为藏民族,其王因文成公主下嫁而和亲。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

——《元史》

材料五 继光至浙时,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湖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戚家军”名闻天下。

——《明史.戚继光列传》

材料六   提到康熙帝,现行的历史教材及有关传记、评论乃至文学作品几乎交口称誉,将他等同于唐太宗、汉文帝。……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开创之功”指什么? “秦王朝”在经济方面推行的“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神爵二年”指哪一年?为什么说“汉之号令班西域”“成于“郑吉”?
(3)材料三中,“王”指谁?
(4)材料四中,“宣政院”掌管“吐蕃之境而隶治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材料五中,““戚家军”名闻大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材料六中,结合所学指出“他等同于唐太宗”的依据
(7)由材料五,六可以看出,与以往相比明清时期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2018-04-29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
(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   ,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唐太宗时期,   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3)北魏时期,   改革,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019-04-04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