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春秋争霸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389340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
【成语典故篇】
成语典故历史人物成语典故历史人物
尊王攘夷齐桓公卧薪尝胆勾践
老马识途管仲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晋文公纸上谈兵赵括
问鼎中原楚庄王图穷匕现荆轲

(1)听了成语故事的讲述,你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哪一基本特征?
【技术变革篇】

(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与前代相比得到较大发展。结合上述图片,请说出促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制度变革篇】
时间国家事件
公元前455年魏国李悝变法
公元前386年楚国吴起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355年韩国申不害变法
(3)战国时期,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从而确立起了什么新的社会制度?
【百家争鸣篇】

孟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4)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你最欣赏赞同哪一派别?请说出该派别的主要观点主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惨祸、灾难和痛苦……。

(1)根据材料指出春秋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2)《孟子·尽心下》云:“春秋无义战”。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3-10-29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本、晋始大,政由方怕。(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1)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2021-12-17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民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田旭东、周苏平、王美风《文明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   封建社会经2100余年,历数十个王朝,分分合合聚多离少,基本是统一的。从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到秦汉再到元明清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也是民族交融的过程。大一统国家的存在,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构,建了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中华文明,也正是基于此中华文明能延续5000年而不中断,并日益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特点。

材料三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原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认识。
2024-05-05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