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7364471
生产力的发展,制度的创新,思想文化的进步是一个国家繁荣统一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等一整套铁农具。


(1)从材料一中你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这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材料二:秦朝(秦始皇)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2)请从材料二“大一统的框架”中任选两个,指出其具体措施。

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富商大贾势力恶性膨胀,地方王国铸币泛溢。为此,政府颁行了五铢钱,由于这种钱币制作精美,工艺精良,且具有一定的防伪性,远非私铸者能及,货币的混乱状态被彻底刹住。对盐的生产,全国设37个盐官分别管理。铁的做法也一样,自开矿、锻冶、加工到发售,一概归国家经营。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全国物价的掌控,打击囤积居奇的现象,把富商大贾迁到都城附近或者边远地区,使其丧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曾昭英《汉武帝的经济改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控制经济的措施及主要目的。

材料四: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并谈一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如图所示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戮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2)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

材料三:“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3)概括材料三反映出来的改革措施。并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2021-02-26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首要的特征就是农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一跃而为食物的生产者。于是,农作物、家畜、陶器与纺织品的出现,人类进入了生产经济阶段。人们定居下来,营造房屋,耕种土地,饲养牲畜,食物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

——摘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春秋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体现在铁犁牛耕出现这一技术革新上,这是人类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工具时代——铁器时代。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四:“汉初统治者……这种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一是轻徭赋。汉初,‘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曾一度免除租税。景帝时又‘令田半租’。从此,田租三十税一成为定制。二是提倡农耕。文帝曾亲耕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以示重视;凡是从事农业有成绩者,即举为‘力田’,免除其徭役。”

——摘编自《中国通史·三卷插图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农业产生的意义。(至少答2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描述的是什么工程?它的主持修建者是谁
(4)根据材料四,概括汉初的统治政策?结合所学,这种政策促成了什么统治局面的形成?
2022-09-27更新 | 10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1)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和司马迁的记载,你可以推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材料二∶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社会信用在中央而不在民间。

———摘编自"王小五-松鼠财智"的微博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经济生活国有化"的三个相关史实。

材料三∶民失作业,而大饥懂。……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针对这一状况,当时在位的皇帝实行了一项怎样的政策?

材料四∶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百姓富裕来。


(4)材料四描绘的盛世景象被称为什么?据本则材料,请你归纳一条我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材料五∶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中描述的江南状况


(5)根据材料五,请归纳材料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局面?
2021-01-20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