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8646227
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都会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行至,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的君主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影响是什么?(可以引用材料原文)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秦王扫六合”的时间。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制度?秦朝哪项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我国的铁器使用始于春秋初年。……铁器应用于农业,出现了铁犁牛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可能开辟更多的“私田”。……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公田”。……从贵族奴隶主中分化出来的一批地主……采用征收实物地租的办法剥削农民。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命蜀守李冰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材料四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1)图一所示的房屋名称是什么?图二所示的房屋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建筑?原始居民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的其他社会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壅江水”修建的工程名称。
(4)根据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无敌于天下”的经济原因。
2023-12-03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战国时期在众多的变法中,最有成效的是哪一变法?
(2)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3)商鞅变法中哪项法令有利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4)旧贵族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
(5)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020-05-12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根据下列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秦始皇采取了哪三条措施?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指出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
(4)写出材料三反映的两条变法措施
(5)后世秦朝为巩固统一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由此中央政府设立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官职,请问其职能分别是什么?秦朝在地方上又实行了什么制度?
2023-08-14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