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大禹治水、禅让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20981414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四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一例说明古代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制度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说说西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实行这种制度有何意义。
(4)依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统一后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秦朝为了巩固统一还在经济和文化上采取了什么积极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他在军事上的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对中华民族有哪些贡献?(至少写出4点)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材料二讲述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材料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更替首领的什么制度?

材料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3)材料三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从此我国从传说时代进入到什么时代?
2020-09-14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四: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见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始的?标志着哪一制度开始确立?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到秦朝时被废除,什么制度取代了它?
(4)材料四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的名称是什么?
2022-11-04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史记•十二本纪》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1)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看到祖国境内的这些早期人类遗址,你有哪些感想?
(2)材料二中的房屋结构是不同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农耕居民,其中图一的房屋结构名称是什么?属于哪个地方农耕居民的房屋结构?从房屋建筑的不同风格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这种选拔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2022-09-30更新 | 2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