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11243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文化·载体】

纸,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是造纸术的故乡。

材料一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丝织品)者……

(蔡)伦乃造意(发明创造),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
纸。

——范晔《后汉书》

材料二盖纸旧已有之,特蔡伦善造(善于改造)尔,非创也。

——陈槱《负暄野录》



材料三

【西汉】纸本地图
出土于甘肃省天水放马滩五号汉墓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往来的大动脉。

【文化·民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组同学进行相关研究,收集到以下信息:

材料四

①实物

嘎仙洞《石刻祝文》拓片:刻石文字共二百零二字,刻在洞内西侧石壁经过修整的平面上,书体为汉字隶书,记载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祭祖。

②史书

《魏书》:记载北魏用强制手段把汉语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语言,采用中原的传统服饰,提倡鲜卑贵族改用汉姓以及与汉族士族通婚等内容。



③图象

敦煌莫高窟壁画:描绘了“汉人胡食图”和“汉人演奏琵琶”、“着汉族服装的人物坐于胡床上”等景象。

④专著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以平城及洛阳为基点,讨论拓跋魏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文化的交融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文化·传承】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材料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储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191010


(1)对比材料一、二,两位史学家的分歧是蔡伦是否为哪一技术的发明者?结合材料三,你赞同谁的观点?此技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请列举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其它三项。
(2)将“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名称的选项,填写在下列表格。
A.天竺       B.长安       C.日本       D.大秦
序号
选项                                                               

(3)依据材料四,说出该组同学研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②史书记载,列举北魏学习汉文化的两项内容。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依据材料五,请你助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出行动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汲取历史的智慧,历史留下了人类发展的足迹,指点着前进的航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


材料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面临重要机遇,也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就一定能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可见的“阿拉山口、乌鲁木齐”这些地区,汉代时通常称这里是什么地方?这一地区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是什么机构的设立?
(3)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明之间互通有无,写出经丝绸之路从中国传到西方和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物品或文化各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2022-01-21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并观察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以及这么多蔬菜瓜果,也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丝绸之路把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波斯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联结起来,几大文明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他”是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的人,“他”是谁?在“他”的凿空之旅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西汉在西域设置了什么官职,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观察材料二,图中①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请写出此地点的名称?这条陆路丝绸之路沟通了哪两个洲?
(3)观察材料三,这些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写出它们传入中原以后,现在的名称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四,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哪些物产传到了西方?西方向中国传入了什么?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5)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请你为“一带一路”拟定一个宣传标语?
2021-04-07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驱。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1)“在黄河边思考”的是我国春秋时期哪位大思想家?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2)“一个人在爱琴海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指的是希腊的哪位哲学家?

【文明传播】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摘自《求是》


(3)“打通(陆上)东西方大通道”的是谁?中国发明的哪项技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明交融】

材料三   



(4)图1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请写出此次改革的作用。图2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交往?

【文明之殇】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文明延绵】

材料五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什么?
2023-06-08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