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1156023
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追根溯源】

孙老师从(美国)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节选了如下一段材料: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成,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学术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虎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之地则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国之地主要接受……的学术。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学术领域的什么局面?你认为秦国主要接受了材料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争霸兼并】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经过春秋近1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春秋初年有百余国,战国初年只有20余国,后来仅剩7国。战国时期各国的战争更为频繁,比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频繁,规模也更大。

——人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


(3)小史同学在阅读了上段材料后,绘制了《战国七雄示意图》(如下)。请帮他在横线上填写出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①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②春秋到战国诸侯国显著减少,说明统一趋势加强。(     )
③战乱频繁,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历代在治国理政上各有举措,共同维护大一统国家的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自汉武帝后,儒家的“家国一体”思想随之成为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政治上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价值取向,使得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个人、家庭(族)、国家三者均受其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周初在治理国家上主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具体办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3)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024-04-04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王朝更替与制度创新”为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材料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时间开国君主都城亡国君主
阳城夏桀王
约公元前1600年亳、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周幽王

材料二:



【制度创新】

材料三:


材料四:



【活动感悟】
(1)请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知识,完成表格。
(2)根据图片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3)在方框和括号内填上相关内容:A:______;B:______
(4)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5)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衰和更替史,你有何感悟?
2022-10-15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西周到战国,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泛指新征服的东方地区)的大批封建(分邦建国)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指以镐京和洛邑为中心的区域)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的实行在当时条件下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3)材料中的“一个外来者”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材料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喜,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中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5)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特点?
2023-01-11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