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21876280
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性的开创了一套管理中央的行政制度以及影响后世的地方制度。

——翁伯赞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材料四   《史记》记载:变法前夕,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纷纷反对,认为现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商鞅则认为“治世不一道(办法),便国(对国家方便)不法(仿效)古。”《魏书》记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涉及),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1)依据材料一,谈谈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上”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有何高明之处?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谈谈为实现“志在千里”的远大理想,曹操做了怎样的努力?
(4)政治家的个人品质与修养影响着改革的推进。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别谈谈你对两位政治家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让我们走进秦朝,了解这个短暂但影响深远的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图一)和巩固统一的某些举措(图二)

材料二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问题一:图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问题二:图一中①处应填写           。秦朝为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了           (官职)来管理行政。
问题三:请说出图二中的两项统一措施。
问题四: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五: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秦巩固统一措施的意义。
2018-12-07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图一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3)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至少写2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2024-04-01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汲取历史的智慧。历史留下了人类发展的足迹,指点着前进的航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看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创立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了什么措施?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材料一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二


(2)图中AB两处汉代地名是什么?为加强对C处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今天的中国发展可以汲取哪些历史智慧?
2020-01-17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