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22348793
综合题
某历史学习小组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为研究主题进行探讨,假如你是成员之一,请你根据所学,整理相关内容。
【先秦政治制度】
(1)请补充空格里的内容
朝代历史现象制度名称
夏朝启继承父位,做皇帝
西周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

【秦~清前期政治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
(2)说出最早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朝代。这个朝代为管理地方建立哪一制度?
(3)宋朝时期收归军权、行政权、财权,加强中央集权。请说出这位加强中央集权的皇帝。
(二)君主制度
(4)唐朝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哪一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5)列举明朝为监视百官设立的特务机构一个。
(6)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立,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三)选官制度
(7)隋朝哪一制度的创立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
(8)君主专制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弊端?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三字经》

材料三周初分封诸侯国简表

主要封国受封对象分封目的
姬姓贵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功臣

材料四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命,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列举一个用此制度选出的首领名称。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新变化,这种变化从哪位历史人物开始?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的身份是?
(4)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4-01-10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简述秦始皇为巩固全国的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的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概述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2-12-07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治国理念是治国行为的先导,决定着政府的内外政策,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及李斯就把它(焚书的主张—一引者)实行了。把关涉到社会、政治问题的“诗、书、百家语”都烧掉,只留下关系技术作用的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涉及社会、政治问题的,所许学的,只有当代的法令;有权教授的人,即是当时的官吏。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初承秦政之酷和秦火之余,百物凋零而百废待举。秦政是汉人所痛恨的,此时,道家“清静无为”之说,给“休养生息”政策提供了玄妙的论证,于是法家政治一变而为黄老政治。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三   汉武帝在意识形态上独尊儒术,在帝国行政中却重用酷吏张汤、赵禹和杜周,他们都是法律专家。汉宣帝(汉武帝曾孙)很喜欢读法家申不害的《君臣》篇,还公然声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时治国理念来自哪一家学说,并指出始皇践行这一治国理念的具体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识,指出汉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源自于哪一学派?历史上对汉初出现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有何美称?
(3)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治国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帝、宣帝的治国理念有何重大影响?
2020-05-27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