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炎帝与黄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281389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带领早期的先民认识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他们通过以战促和, 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材料二   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秦朝)书同文行同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自此形成国家统一为众心所向.分裂为历史逆流的大一统历史传统。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材料一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打着“攘夷”旗号成为春秋首霸的人物。
(3)材料三中“书同文”体现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一措施?
2024·甘肃武威·三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而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他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1)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哪一远古人类懂得了人工取火?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的房屋建筑样式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两种建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分别是哪个原始农耕居民?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材料四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给我们在对待自然方面有怎样的启示?
2023-11-14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人文初祖】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史记·五帝本纪》


(1)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轩辕”的发明。
【民主政治】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
【杰出首领】

材料三



图一 舜王坪                            图二 大禹渡                      图三 尧庙
(3)请你把材料三中这三位部落首领按照其先后顺序重新进行排列。他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史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
2022-11-12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根据以下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史料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等,材料一的考古发现属于哪一类别的史料?如果要了解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可以选择材料一中哪一考古发现?
(2)材料二的图片内容是史前时期的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材料三中炎帝和黄帝时期的哪些发明?
(3)根据以上探究,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
2023-11-17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