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唐与吐蕃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289617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历史的一脉相承,又是新时代的与时俱进。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欣赏绘画,展示民族交融场景】

图1 《北魏帝王出御图》

图中帝王、大臣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饰

图2 《步辇图》

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图3《避暑山庄图》(局部)

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的场所,在避暑山庄之外,建有12座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风格的庙宇
活动二 【解读文物,印证民族关系发展】

活动三【阅读书籍,回顾民族交往实践】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唐朝时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等。松赞干布也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元代,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族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罗贤佑《元代民族史》


(1)将活动一中图1、图2、图3画作的历史史实与推论进行连线。

(2)图片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活动二中的图片反映民族交融的是:______。反映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是:________。(只填序号)
(3)分析活动三中三个时期的民族交融有哪些共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维护民族关系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只有我能对他们一视同仁!)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材料二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藏族民谣

材料三   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当时皇帝也想南逃,但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前线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打退辽军……双方订立协议,规定宋每年送给辽银30万两、绢20万匹……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唐太宗在与少数民族交往中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娶文成公主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名字叫什么?
(3)材料三订立的协议称为什么?当时的“宋朝皇帝”是谁?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2020-05-18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摘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

材料三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答出两点)。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说明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试举一例唐朝时对外交往的事例。
(4)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处于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
2021-04-12更新 | 1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烟,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军政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初期,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西藏的大政要由中央决定,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达赖班禅去世后所选的转世灵童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决定,这就是金瓶掣签制度(乾隆皇帝赐金瓶,通过金瓶掣签来决定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人选。)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决西藏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二:新疆地区古时称西域,与中原地区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西汉之初,西域各地处在匈奴统治之下。公元前138年,为击退匈奴对汉朝边境地区的劫掠,汉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随后,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大败而西蹿。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西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汉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唐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统治,唐玄宗封回纥(新疆维吾尔族先民主体是隋唐时回纥人)首领为怀仁可汗……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清朝统治时期,新疆社会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正式建省;……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材料三: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加强内地与台湾的联系;元朝时,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边防,清朝东南疆域到达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和赤尾屿等,1885年清在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中国当今某一段历史时期出现了各色各样的“藏独”“疆独”“台独”“港独”现象,困惑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团结,干扰着中国的发展和富强,在中华民族崛起的道路上,它们仍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权衡利弊,我们为了人民的安定团结,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发展,一定要坚决打击和彻底消灭这些邪恶集团势力。


下面请同学结合所学知识以史为据、以史为鉴证实西藏、新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坚决抵制“藏独”“疆独”“台独”等邪恶势力?
(1)依据材料一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答出2点)
(2)依据材料二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答出2点)
(3)依据材料三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答出2点)
2020-10-27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