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 行省制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2921179
某班开展了以“探寻中华文明辉煌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1)图一中“丞相”掌管的是哪一事务?请写出图二反映的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名称。图三是元朝行政机构图,请填写A、B两项内容。
【科技文化篇】

材料二:培根在评价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栋林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材料二中“在文学上”指宋代的哪一发明?“在战争上”的发明出现于哪一朝代?“在航海上”的发明指的是什么?
【建筑工程篇】

材料三:打开中国地图,有两条雄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人工巨龙”……一撇一捺,一刚一柔,交叉在北京,形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勤劳勇敢、奋斗进取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和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涉及的两个大型工程在明朝修建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说明这两项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哪些精神?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受?
2024·吉林松原·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的统一与巩固】

材料一:

   

【边疆的管辖与治理】

材料二:(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汪大渊《岛夷志略》

【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城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基于现代中国版图,指出与汉、唐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何拓展?列举清朝管理新疆的措施,并分析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的机构,并说明这一机构设置的意义。
(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特色,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特色”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2023-07-18更新 | 1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一是我国元朝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其中枢密院和御史台的职责各是什么?图二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选自部编《中国历史》


(2)据材料二指出朱元璋“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朱元璋为了解决“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的问题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皇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权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并肩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结合所学回答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谁?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2022-07-16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统治者均采取措施加以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巨(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

材料四: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结合所学,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行政制度?宋太祖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削弱相权?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又增设了什么官职管理地方财赋?
(3)材料三反映的是元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此外,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何特点?并举一例说明。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对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改组”?(举1例)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
2023-08-02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