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齐桓公称霸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5669862
历史中的国家

材料一:春秋形势图                                   


材料二:战国形势图



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在争霸过程中提出什么口号?
(2)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            B             C           D       
(3)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         国分裂而来。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材料三: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1)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     
(2)材料二中首先称霸诸侯的是哪一诸侯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上述问题,说说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重要影响?
2017-11-28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三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春秋时期通过改革成为第一位霸主的人是谁?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2019-04-05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1)依据材料,归纳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

材料二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民心安定。后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齐桓公和刘邦能够成功的共同原因。
2023-04-18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