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9041435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历代统治者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很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

——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 “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史记·商君列传》


(2)指出材料二中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管理的?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3)材料三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之后创立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材料四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4)材料四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商朝龟甲卜辞

商朝牛骨刻辞(局部)

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这种文字广泛运用于哪一朝代?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国推行的变法名称叫什么?为什么要推行变法?该变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19-12-08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材料一中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一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2)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周时期典型的文明成果。
(3)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根据材料二,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
2021-10-14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1)材料一中“诸侯”来源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为了克服“诸侯”的弊端,秦始皇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的目的。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管理建立了什么制度?
(3)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成长治之业”。你知道西汉时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
2022-04-15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