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9340785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实行了哪些措施?
(2)读图2《西汉疆域图》,斜线覆盖区域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西汉政府在这里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3,哪一战役奠定了图3局面形成的基础?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结束图3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4)读图4《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原因有哪些?中原汉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西周)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我国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室统治出现了危机;一些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却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更少了,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材料四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郡,在郡的下面设置县),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在政治上实行的制度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官员职务的产生或任命有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时期发生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春秋到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新皇帝”是谁?根据材料四,概括他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答出二条即可)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2022-11-12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   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引用材料一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这段材料赞赏的是他统一了中国。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图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秦朝为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了哪一官职来负责监察百官?

(4)请说出图二中的两项统一措施。

2018-11-27更新 | 1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秦始皇、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他们都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后,丞相王绾等建议说:“各诸侯国刚刚被平定,燕地、齐地、荆楚之地离成阳太远,不在那里设王,就没有办法统治他们。请陛下立诸皇子为王,镇守这些地方。”廷尉李斯持不同看法,他建议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封立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他们互相攻击、如同仇敌。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将这些地方都划分成为郡县……国家才会安定。封立诸侯是不适宜的。”

——译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最终采纳的主张。并简述这一主张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示例除外),仿照示例,说明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重要影响

示例:图片1,说明:秦始皇统一文字。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材料三   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3)列举材料三中汉武帝“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措施。写出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2023-12-19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