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和塞拉利昂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来群岛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60°N附近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2)40°N-60°N之间的亚欧大陆的东西两岸降水的季节分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东岸______,西岸______
(3)描述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4)阿拉伯半岛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这是为了适应当地______的自然环境。

塞拉利昂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工业基础薄弱,以矿业开采为主。

(5)塞拉利昂的首都是______,该国______(矿产)资源丰富。
(6)塞拉利昂境内河流注入的大洋是______,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该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
2024-04-11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探索南方地区,请根据以下图文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区域认知: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最冷月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下列描述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多选)
A.白山黑水   B.红土地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综合思维:
(2)请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①成都和上海纬度相近,冬季,成都比上海温暖。____
②图中A处水能资源丰富。____
人地协调: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跺田这种农耕景观形成的原因。____
(4)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底层架空,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楼顶尖,坡度大。请分析这种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生态建设:

材料:江西省过去因盲目垦荒,导致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鄱阳湖因围湖造田导致面积严重缩小,对长江调蓄作用显著下降。江西省提出要将如图示意地区建设成长江中下游生态系统安全保障区。

(5)南昌近郊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从图文材料中可以看出,南昌近郊种植该粮食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任答2点)。
(6)图示地区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请根据图文材料说明①、②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2024-04-08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地坑院是建造在土塬之上,即在地面向下挖一个深达6~10米的巨型四方大坑,再于地坑中四壁开凿窑洞,构成布局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地下窑洞式住宅,堪称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读地坑院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三门峡市庙上村是我国地坑院保存最为完好的村落,因此该村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1)读河南省行政简图,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的____部,三门峡市庙上村之所以能在地坑中四壁开凿窑洞,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

【建筑特点】

修建地坑院时,人们先在平地上挖出方形的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挖出窑洞。大多数人家的院中会栽一棵高大落叶乔木,树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小心掉进地坑……

(2)“地坑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营造思想,其建筑特点是____
(3)地坑院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4)请推测地坑院院中栽种高大落叶乔木的主要作用。

【遗产保护】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居住条件也正逐步发生巨大变革。人们逐渐从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砖瓦房所替代,尤其是年轻人更把地坑院看作是贫穷的体现,如今极少再有人建造地坑院了。

(5)地坑院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请你为保护地坑院这一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2024-04-06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4 . 世界人口密度分布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密切相关,下图是世界人口密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区和C地区人口较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分别是________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C地区国家属于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与该大洲的许多国家在建设、贸易等领域合作广泛,这种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方式属于“____”(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3)B地区所示因纽特人及冰屋,反映出B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____;因纽特人就地取材建造了冰屋居住,冰屋的作用是____
(4)D地区无定居人口,其所在的大洲是____,代表性动物是____;当我国处于____(季节)时,是考察该地区最理想的时期,此时该大洲会有____(极昼/极夜)现象。
2024-04-05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专用)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山某校师生暑期分别去了张壁古堡(37°N112°E)、烟墩角村(37°N122°E)、青木川古镇(32.8°N105.6°E)进行游学考察。

材料二下表为游学考察中某地气候资料。

1月(最冷月)7月(最热月)年均温14℃
月均温/℃2.425
降水量/毫米8.7175年降水总量8001000毫米
(1)据材料一,甲、乙、丙三地中,____地为张壁古堡,其所在省份是____(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2)材料二是甲、乙,丙三地中____地区的气候资料,该地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丙地应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此地北侧是____山脉。
(4)从材料一中的三地特色民居中任选其一,说出建筑特点,并说明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4-04-04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3 南方地区(高频非选择题30题)(5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
6 .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亚洲的气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研究。

(1)小芳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____气候和____气候。
(2)一个奇特的现象:小玲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⑤和⑧,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⑥⑦⑧地区气候方面的共同特征是____。分析这类气候的有利影响____
(4)小华的收集:下图是亚欧大陆部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的差异B.宗教信仰的差异C.气温的差异D.降水的差异
2024-04-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七下期中押题卷一(湘教版七下6~7章)-【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

7 . 读“世界人口相关资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从南、北半球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按纬度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纬度地区。
(2)图中ABCD四个地区中没有定居人口的是____,E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____
(3)甲、乙两种景观位于③地区的是____,当地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____
(4)②所在的区域主要是____色人种,信仰的宗教主要是____
(5)图中①区域部分国家因人口增长过慢,产生了____等问题。
2024-03-22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实践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问题链,究过程】
(1)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从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聚落分布较多,而相比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人口少。
(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两极地区、极端干旱的____地区和气候过于____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聚落的特色民居也受当地气候影响明显。东南亚热带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它的特点为_____

(3)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水源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以中国为例,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河流孕育农业和人类,聚落多分布于____
【下结论,拓思维】
(4)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水源。你认为聚落的形成_____(是/否)只有自然因素,说出你的观点并补充其它利于聚落发展的条件____。(列举两条即可)
2024-03-11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易错点03 陆地和海洋 居民与聚落(10个易错点+8处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9 . 小德在学习地理之后,认为地理是学习where、what、why、how的学科。图左为世界局部地图,图右为地区景观图。请按照小德的地理学习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where     and     what——位置与特征

(1)将图右中甲、乙、丙、丁景观与图左中序号一一对应。
甲——____  乙——____  丙—____  丁--____

★why——形成原因

(2)丙图所在国家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3)甲图和丁图民居差异大,任选其中一种民居说明原因。

★how——怎样发展

(4)举一例说明丙图所在国家居民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有效应对。
2024-03-09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3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专用)
10 . “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图走“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东北段穿过的A山脉是____,其西侧是____(地形区)。
(2)B(山脉)与____(河流)构成了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限是1月份____℃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也是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3)在图片①、②中任选一幅,解释图中自然景观或与传统民居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4-03-08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易错点10 中国的自然环境(17错5混+1个误区)-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