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的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探究物质的成分、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关系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1】
探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元素:用图A所示装置电解水实验,该反应生成氧气和_______,可以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按照实验目的该实验可与图_______(选填实验字母序号)所示实验归为一类。
(2)【探究2】
探究物质的性质:用图B所示装置,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装有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用图D所示装置把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________;在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
(3)【探究3】
测定实验:用图C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采用化学方法消耗密闭容器内的______,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少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用图F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判断此反应_______(选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按照实验目的可将图C和图F所示的实验归为一类,依据是两个实验都进行的是________(选填“定量”或“定性”)实验。
2024-02-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 . 想一想,CuO和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与这两种物质可归为同类。该物质是
A.B.C.NaOHD.
2023-11-3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完成以下实验中的问题:

(1)图A实验得出的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图B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3)图C实验中,对比________(填序号),能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4)图D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
(5)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条件的探究,物质性质探究,物质含量的探究等。据此,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填序号)可以归为一类。
2022-06-3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物质的用途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下列有关碱的用途中,哪些可以归为一类,请你写出分类的依据。①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②用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 ④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⑤用石灰水鉴定二氧化碳 ⑥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1)分类(填序号):_____;依据_____
(2)写出用途⑥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020-01-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5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金属材料在创造中华文明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认识金属材料】
(1)三星堆古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象牙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其中不是由金属材料制得的是_______
【金属的物理性质】
(2)人类认识和利用金属有着悠久的历史。《天工开物》中记述:“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金性又柔,可屈折如枝柳”。黄金可制成金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______
(3)钠钾合金在室温下为液态,其熔点为-11℃,钠的熔点为97.8℃,钾的熔点为63.5℃,比较钠钾合金与钠、钾熔点的差异。得出的合理结论是______
【金属的化学性质】
(4)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如图1,向250mL烧瓶内注入25mL某浓度的稀硫酸,分别剪取完全相同的镁、锌、铁、铜金属片,打磨后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点击采集,得到图2所示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______(填字母)对应的金属是铜。
②曲线c对应的金属是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在30s左右曲战c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③综合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如果延长反应时间,曲线d的图像仍将是一条直线
B.曲线d对应的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
C.曲线b代表的金属是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某酸雨多发地区,欲铸一座金属雕像,上述金属中铜最合适
(5)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利用图3装置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甲中注入某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产生。打开开关K,剩余液体全部注入试管乙,则乙中的现象之一是______

【归钠总结】
金属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024-03-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 下学期九年级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口罩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也变为了“口罩侠”。目前佩戴人数最多、制造量最大的当属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上配有一根金属条,该金属条由金属铝制成,选用金属铝是因为铝产量高、密度小、质地较软、抗腐蚀性好。除此之外,铝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比如铝还能在一定条件下与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
在100多年前,金属铝曾是一种稀有的贵重金属,被称为“银色的金子”,比黄金还珍贵。在当时被归为稀有金属,是因为金属铝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并且一般的还原剂很难将单质铝还原出来。铝的发现到制得纯铝,经过十几位科学家100多年的努力。1852年,人类第一次把铝提炼出来。1854年,法国人开始用化学方法来正式生产铝。但是用这种方法炼铝成本很大,产品比白银还贵,三十年间,全世界才生产了200多吨铝。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用电解法代替化学法炼铝以后,大大地降低了铝的成本,为铝工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坩埚中,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在通电条件下,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同时生成某种气体单质。冰晶石作为电解铝的溶剂,不仅可以降低氧化铝的熔点,还可以加快电解速率。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尽管金属铝产量提高,人类也不应该任意开采,因为金属铝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人类应该选择其他合理的方法保护金属资源,例如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据统计,回收一个铝制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便宜20%,而且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95%的能源。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在自然界主要以___________(填“化合态”或“单质”)形式存在。
(2)金属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霍尔制备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晶石在电解金属铝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文中提到的方法外,还有哪些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20-07-07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化学-(沈阳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8 . 垃圾分类回收是绿色新时尚,矿泉水瓶可归为(  )
A.厨余垃圾B.有害垃圾C.其他垃圾D.可回收垃圾
9 . 学习化学近半年,同学们学会了由现象到性质、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1)某课外小组做如图这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

①“反应后”图示中应再填入_______个“”微粒;
②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化学实验也从定性到定量,发生了质的转变,若按实验方法分类,应将实验C与实验_______(填A或B或D)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_
A.B.C.D.
(4)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由定性走向定量的第一步,根据图回答问题:

资料:
①如图E、F、G三个实验的变化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②用图F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所用试剂不变,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
③H装置中利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4g镁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______g。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天平应该向左倾斜。镁带完全燃烧后,发现天平向右倾斜,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分析上述宏观实验可知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
2023-12-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10 . 酸碱中和反应是两类物质的一类反应。某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对该类反应进行探究。
(1)分组探究,收集证

①第一组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反应发生了。
②第二组将稀硫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测得该过程中温度升高。经讨论分析,此现象不能作为该反应发生的证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组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回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④第四组将所选的酸碱溶液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固体 ______,证明该反应发生了。
(2)得出结论,解释应用
通过探究可知,不同的酸和不同的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该类反应的共性是:不同酸中的和不同碱中的相互作用生成水分子,此类反应有泛的用途。如农业上常用___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填一种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2022-08-04更新 | 58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冲关测试卷(三)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