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4 道试题
1 . 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下列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请写出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______
(2)是一种复合肥料,按物质分类一股的方法,下列物质的类别与它最相似的是______。
A.B.C.D.KOH

(3)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而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如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成______

(4)利用活泼金属和酸之间反应关系进行湿法炼铜。湿法炼铜产生酸性废水、含有的可用铁炭混合物(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除去。其他条件不变,废水pH对去除率的影响如上图所示。
时,铁炭混合物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相同pH条件下,的去除率远高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5)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原因酸、碱、盐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都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水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个数)成正比。如图所示是利用数字传感技术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

①M点的意义是______
②P点和N点的电导率相同,对应溶液中的离子是否相同?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2024年中考四模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2 . 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_(不定项选择,填字母)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X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钟乳石岩洞内含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

(4)变化角度,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请写出CO2→CaCO3化学反应方程式:__
(5)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公约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3 . 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
   
(1)在阴影部分①②③④中,属于中和反应的为_____(填序号)。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反应③属于复分解反应,若利用反应③制取NaOH,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A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分析,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向该溶液中滴加_____(填化学式)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②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写出微粒的符号),该反应对应上图中阴影部分____(选填序号①②③④)。
2023-02-11更新 | 4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三)化学试题
4 .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蒸馏水—纯净物
B.碳酸氢钠—碱
C.硫酸钠—酸
D.碘酒一单质
2022-06-05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5 .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各元素含量B.溶液的酸碱性
C.物质分类关系D.构成物质的微粒
6 . 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①金刚石、水银、金属钠、冰②五氧化二磷、干冰、生石灰、一氧化碳③食醋、白酒、加碘食盐、纯碱。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混合后可以发生反应得到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化学反应试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7 . 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和分类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Na2CO3、纯碱、碱B.HCl、盐酸、酸
C.Ca(OH)2、生石灰、碱D.NaOH、烧碱、氧化物
2021-08-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8 .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则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_______色:若反应生成了葡萄糖,则反应条件为_____
(3)C2H5OH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___
A化合物
B 氧化物
C 碱
D 有机物
(4)甲醇(CH3OH)与乙醇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种物质。
(5)2019年春节起,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____________
9 . 不用火不用电,只需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食的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查阅资料] I.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
Ⅱ.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小明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 ;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明猜想发热包内的物质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向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该气体可能是a.H2; b. ___ ; c.CO2,和H2的混合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 .丁装置中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猜想c正确。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 ____ (填“能"或 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 ______
[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做出如下反思:
a.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c.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
10 .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市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 (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甲、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乙无明显现象;若将甲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的表面有丙析出。由此推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可能有Ag+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