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27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和分离的做法错误的是
A.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为稀盐酸:取样,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B.除去固体KCl中的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C.鉴别、NaOH两种固体:取样,分别加水溶解,手摸试管外壁
D.分离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渣、蒸发滤液
2 . 锶元素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材料生产、油漆加工等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氢氧化锶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潮解,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硫酸锶可溶于酸。
(1)上述信息能推测氢氧化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2)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离子
不溶不溶
①已知碳酸锶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钠相似,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锶溶液部分变质,在待检溶液中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
②氢氧化锶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锶溶液和二氧化硫
B.硫酸锶和碳酸钾溶液
C.氯化锶溶液和氧化铜
D.碳酸锶和稀硫酸
3 . 取一定质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气体混合物,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样品200 g,恰好完全反应后(只考虑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得到固体质量是168 g,则原混合气中硫元素的质量是
A.11 gB.16 gC.22 gD.32 g
4 . 如图是向HCl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溶液的相关图像(溶液显中性),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柳州市柳城区九年级教学质量抽测试卷(五月)化学试卷
5 . 如图的各组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无法实现物质间一步转化的是
A.B.
C.D.
7日内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6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B.
C.D.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
7 . 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探究一:古人智慧
(1)《水经注》中描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这样得到食盐的方法在化学上称为______结晶。
(2)我国四川省自贡市劳动人民在公元1873年便开始尝试取井水煮卤,获得的氯化钠中仍然含有氯化镁杂质,古人采用“淋盐沥水”(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的方法来除去氯化镁,是因为______
探究二:现代方法
兴趣小组同学想利用所学知识从粗盐中提纯氯化钠固体。查阅资料获知,粗盐中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少量可溶性杂质(等)。
a.除去不溶性杂质
(3)取少量粗盐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然后过滤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b.除去可溶性杂质
选择试剂:经过小组讨论,选择实验用到的试剂是溶液、溶液、溶液和试剂a。
(4)实验探究:向粗盐水中依次进行以下操作,得到氯化钠固体。

加入试剂a后,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反思评价: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可以将溶液、溶液、溶液三种溶液改成两种溶液,请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写出这两种溶液的溶质______(写化学式)。
(6)小红想检验步骤④的滤液中除氯化钠以外是否含有。她进行了以下实验并得出结论。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试剂

产生气泡

滤液中有

2

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

滤液中无


(7)经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她的实验方案有误,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7日内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柳州市柳南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8 .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内容。
(1)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将稀盐酸加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再向混合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如图为反应过程示意图和溶液pH变化图。

①根据图一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②此时溶液的pH可能位于B点,也可能位于C点,取少量氧化铜粉末加入溶液中,发现______,说明溶液pH位于C点。
③若将滴加的稀盐酸换成与之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则曲线上的B点将会向______(填“a”或“b”)点方向移动。
(2)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泥沙和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为除去杂质得到氯化钠溶液,兴趣小组同学加入以下三种试剂(均过量):a.NaOH溶液;b.Na2CO3溶液;c.BaCl2溶液,然后过滤。
①写出一种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_______。(填字母)
②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加以补充______
2024-06-17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9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到学校学农基地调查研究,发现试验地的玉米叶色略发黄,且有倒伏现象。小组同学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查阅资料】①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②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③玉米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0∼7.0。
任务一:
(1)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取试验地土壤样品浸出液,用_______测定土壤浸出液的pH。经测定,试验地pH为5,显酸性。
任务二:改良试验地地土壤。在试验地加入一定量的熟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任务三:
(2)提升土壤肥力。小组同学欲给试验地施加适量的复合肥,以改善玉米叶色发黄、易倒伏得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_______(填写字母)。
A.CO(NH2)2B.KH2PO4C.(NH4)2HPO4D.KNO3

任务四:探究化肥的成分。
【实验一】学校有标识不清的两袋化肥,分别是K2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进行鉴别。
(3)①小美同学设计的鉴别实验方案如表。
操作现象与结论
分别取少量这两种化肥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
②该小组其他同学又设计出与小明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获得成功。你认为该方案可能是_______(写出一种实验方案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分析交流】
(4)实践小组同学认为刚使用过熟石灰改良的土壤不宜施加(NH4)2SO4,其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学校还有一包化肥,可能由硝酸钾、硝酸钙、碳酸钾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化肥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样品溶液,并取样品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结论】
(5)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测该化肥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拓展延伸】
(6)若测得实验二的化肥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1:3,再结合实验1、实验2的现象,可知该化肥的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解决问题】兴趣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以用实验二中的化肥提升玉米试验地的肥力。
2024-06-17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10 . 往一定量某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甲,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CuSO4溶液显酸性
B.图乙中B点和D点电导率相同是因为它们溶液的成分相同
C.图乙中的C点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液体的pH=7
D.图乙中D点表示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且溶液呈碱性
2024-06-15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2021级中考收网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