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8 道试题
1 . 艾铱钟化学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及实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1)上图所示5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填字母)。
(2)B试管中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将A、B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甲烧杯,充分混合后上层液体为无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______
(3)将C、D、E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在乙烧杯中混合后,烧杯中有沉淀,上层液体为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液体中(酚酞除外)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
猜想1:只有BaCl2     猜想2:只有NaCl       猜想3:NaC1、BaCl2 猜想4:NaC1、HCl
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
【验证猜想】
小艾取少量乙烧杯上层液体于试管中,加入______(填名称),观察到有相应现象产生,由此得出猜想3成立。
(4)小铱再将甲、乙烧杯内的全部物质混合于丙烧杯中,混合后有固体存在,则该固体中一定有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该固体中还有镁吗?
【实验探究】小钟取少量丙烧杯中固体,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是否有镁。

(5)根据______现象得出固体中有镁的结论。
7日内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一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 . 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正确的是
A.碱:纯碱、一水合氨B.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
C.合金:黄铜、铁锈D.溶液:糖水、石灰浆
7日内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三
3 . 在室温下,向50g的水中加入某固体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ω)与加入该物质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根据图,在室温下,加入60g该固体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ω=______
(2)根据图,该固态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______g。
(3)若加入的固体物质质量为m1时,将混合体系的温度降低,所得溶液的浓度小于50%,则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室温下,加入的固体物质质量为m1时,若再加入30g水,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m1=______
7日内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三
4 . 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飞机制造业广泛应用。
(1)下列客机上使用的物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合金门把手B.真皮椅套C.塑料快餐盒D.羊毛毯子
(2)金属铍(Be)与铝化学性质相似,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相对原子质量为9,易失电子,化合价为+2价。
①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填序号)。

②在空气中,铍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铍的保护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有银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
C.滤液C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D.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重庆卷03)-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宝卷(重庆卷)
5 . 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相对应的有
图像

   

   

   

   

反应过程受热分解向NaOH和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
A.0个B.1个C.2个D.3个
2024-06-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6 . 果蔬洗涤盐是厨房中常见的一种清洁用品,某品牌果蔬洗涤盐可能由氯化钠、碳酸
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查阅资料】,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银是可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通常情况下,的溶液浓度极低时,二者之间不会发生反应。
实验一:探究果蔬洗涤盐的成分
(1)分别取等质量的样品和碳酸氢钠固体于两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溶解。再加入等量且过量的稀氯化钙溶液,样品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碳酸氢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进一步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可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氧化铁       C.紫色石蕊       D.碳酸钙
(2)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溶液,观察到______,证明该品牌果蔬洗涤盐中还含有氯化钠。
【得出结论】该品牌果蔬洗涤盐由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组成。
实验二:取a g样品测定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3)试剂B的名称为______,实验结束后,将装置C中的沉淀洗涤、干燥后测得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有关上述实验反思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一:重新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一定有碳酸钠
B.实验二:加热前通一段时间,防止爆炸
C.实验二:A中玻璃管内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B瓶和C瓶增重的质量之和
D.实验二:去除D装置会导致测得的碳酸氢钠含量偏高
2024-06-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7 . 某古籍记载的一次火灾:“柴篷失慎,登时(立即)烟焰冲宵……延烧邻近某篷,两处齐燃,势甚威猛,虽取水甚近,各龙(救火队)竭力灌浇,终不得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柴蓬失慎”燃起的原因是提供了氧气这种可燃物
B.“延烧邻蓬”是因为“柴蓬”为其燃烧提供了足够的温度
C.“势甚威猛”的原因是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终不得熄”是因为水降低了“蓬”的着火点
2024-06-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2024·重庆·模拟预测
8 . 模型认知是重要的科学方法,分析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X的值是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可知: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氧化性。图2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我们常常借助微观模型来表示微观粒子的反应变化。
①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根据图3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填化学符号)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结合图4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预测将金属锌粒放到硫酸氢钠溶液中,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重庆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9 . 学习了酸碱盐之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利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的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
①紫甘蓝汁液的变色范围如表:
紫甘蓝汁液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
②饱和溶液的
【活动一】制取试剂
利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步骤依次为:研碎→酒精浸泡→过滤→装瓶。
(1)提取紫甘蓝的汁液,需用酒精浸泡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
【活动二】应用试剂
同学们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液验证中和反应: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从上至下依次呈现不同的颜色,宛若彩虹,非常美丽。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紫甘蓝汁液会呈现多彩的颜色呢?
【进行猜想】可能是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的酸碱度(pH)不同。
【实验探究】
(2)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另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逐滴加入盐酸,边滴加边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同时测量________
【得出结论】猜想正确
【交流反思】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振荡,溶液最终变成________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活动三】拓展延伸
老师向滴有紫甘蓝汁液的稀盐酸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溶液,反应所得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5)加入饱和溶液质量为时,所得溶液中除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6)加入饱和溶液质量由0至bg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024-06-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从含镍电镀废液中回收镍,需除去其中的FeSO4,除杂过程中某一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现向含有FeSO4的废液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4%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不考虑其他物质的反应),得到400g质量分数为10%的Fe2(SO43溶液。试计算:
(1)FeSO4中Fe和S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原废液中FeSO4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若将上述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稀释到5%,需要加入多少克水?
2024-06-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