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属和金属矿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3 道试题
1 . 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有下列表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他们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项目一:验证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速率
【提出问题】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速率是否相同?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实验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现象
铁片的盐酸有气泡产生且反应速率较慢
铁片的盐酸有气泡产生且反应速率较快

(1)写出实验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项目二:验证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两根铜丝,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无明显现象

(4)写出实验③中的现象: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在完成有关金属的实验时,金属需要打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固原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1)猜想一:R>Fe>Cu;猜想二:________;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
(2)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猜想________正确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________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填“快”或“慢”)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
(3)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与________是否反应。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教育联盟共同体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3 . 2024年为龙年,千百年来,龙在人们心中代表着大气磅礴的非凡气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吉祥顺遂的期盼祈愿。在古代就有很多以龙为主题的文物,鎏金铁心铜龙(如下图所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它的结构是铁为骨、铜为筋、金为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文物非常感兴趣,以化学之眼观文物,将有不一样的收获,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去探索吧。

【资料卡片】
①常见金属的延展性:金>银>铜>铝>铁
②部分金属硬度比较
金属名称
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94∼52.5∼42.5∼32.5∼32∼2.91.5

(1)问题1:该文物以金为皮,主要应用了金的哪些性质       
A.有金属光泽B.化学性质稳定C.硬度大D.延展性好

(2)问题2:如何在铁上镀铜?
【查阅资料】古书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向其中加入铁则得到铜,这就是著名的湿法炼铜。
该兴趣小组想模仿湿法炼铜,制作一幅铁板铜龙金属版画。
【实验用品】铁板、铜板、溶液、溶液、溶液、水、砂纸、镂空防腐层等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用砂纸打磨好金属铁板,贴龙形镂空防腐层。
2.在镂空处滴_______溶液。一段时间后,_______
3.成型后,清洗铁板,撕去防腐层,一幅漂亮的铁板铜龙版画完成。
【拓展延伸】小明同学完成版画后,觉得可以应用活动性强的金属提取溶液中活动性弱的金属。他把一定量的锌粉放入含有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镁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成无色,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请问滤渣B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_____
(3)问题3:铁板铜龙金属版画如何保存?
小明欲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根据这些条件,才可以更好地寻找防止铁锈蚀的方法。他在A、B、C三试管中各加入一根洁净无锈铁钉,然后在A试管中再放入包有干燥剂的棉花,C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如图所示。那么B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通过探究得出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那么这幅铁板铜龙版画保存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
昨日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C13联盟5月新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4 . 溶液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试剂。
(1)农业上常用它配制波尔多液杀菌剂:
①波尔多液杀菌剂是用硫酸铜和石灰乳混合配制的,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在烧杯中放入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测定混合液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已知: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小,溶液的导电性越差)

A.硫酸铜溶液呈中性
B.a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只有1种
C.ab段烧杯内溶液的导电性逐渐降低
D.bc段烧杯内沉淀质量不断增加
(2)硫酸铜溶液性质的探究: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镁条表面逐渐失去光泽,同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有黑色固体析打磨光亮的镁条出,一段时间后黑色固体变成棕褐色;溶液出现浑浊,浑浊物呈现10%硫酸铜溶液淡淡的蓝绿色。

【提出问题】
镁条表面气泡究竟是什么气体?棕褐色物质是什么成分?蓝绿色沉淀又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①碱式硫酸铜【】呈绿色,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向碱式硫酸铜中加入20%的溶液,能得到深蓝色溶液,该溶液与乙醛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的沉淀。②颗粒大小不同的铜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黑色、棕褐色、红色等。
【方案设计】
方案一:镁条表面冒出的气体成分
小组同学共提出如下几种猜想:①;②;③;④。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④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为验证其他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表实验:
操作过程现象结论
溶液中加入足量打磨光亮的镁条,收集生成的气体,并点燃______说明猜想②是正确的
方案二:棕褐色物质成分
作出猜想:棕褐色物质可能是铜。为验证其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操作过程现象结论
取镁条表面的棕褐色物质于试管加热,颜色变黑,再往黑色物质中滴加足量的______溶液变蓝色说明棕褐色物质是铜
方案三:蓝绿色沉淀成分
作出猜想:蓝绿色沉淀可能是碱式硫酸铜。设计实验并验证其猜想,写出实验方案______
(3)硫酸铜晶体的制备与生长实验
小组同学向100克的70℃热水中加入80克硫酸铜晶体,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要将图乙烧杯中多余的固体与溶液分离,则“?”处的操作是______
②请判断图丙是否为饱和溶液并说明理由______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中考模拟考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王同学家铁质水龙头生锈后他新买了水龙头,他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Cr)的。为了解铬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王和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资料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
资料2:铬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Cr2+,含有Cr2+的溶液常显蓝色。
【实验药品】铬片、铜片、稀硫酸﹑稀盐酸、CrSO4溶液。
【实验过程】
(1)小王同学取大小相同的铬片和铜片,准备浸入到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根试管中观察现象,两种种金属片放入稀硫酸前要进行的预处理是______
(2)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的现象记录及实验分析如下:

试管1试管2
实验现象金属片表面缓慢产生气泡,溶液逐渐变蓝色。______
实验结论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铬>铜。
写出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生活中许多金属都是从矿石中提取,你能举例说出一种矿石的名称______,通过此次研究,请写出生活中防止金属水龙头锈蚀的措施______
(4)电镀也是种冶炼金属的方法,小王同学了解某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AgNO3、Cu(NO32和Cr(NO32,为了从中回收贵重金属银和硝酸铬晶体,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分离溶液A和固体B时,需要使用玻璃棒,玻璃棒在此操作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加入乙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反应前固体B质量小于反应后固体D的质量,解释原因______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蒸汽眼罩产生兴趣,开展了如下探究。
任务一:探究蒸汽眼罩发热包中的成分

(1)阅读蒸汽眼罩的说明书,用磁铁靠近发热包的粉末,部分粉末能被吸引,则证明其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任务二:探究蒸汽眼罩的发热原理
(2)小组同学结合成分表及蒸汽眼罩要打开后才会发热推测,蒸汽眼罩发热可能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接触发生反应;用高纯度铁粉而不选用铁丝或铁片制作蒸汽眼罩的原因是______
任务三:探究活性炭和氯化钠的作用
在密闭的锥形瓶中分别放入表中①~④四组物质,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相应数据如图所示。
组数实验药品
15g铁粉、4mL水
15g铁粉、4mL水、5g活性炭
15g铁粉、4mL水、5g氯化钠
xg铁粉、4mL水、5g氯化钠、5g活性炭

(3)实验④中x为_______
(4)实验③和④对比可说明_______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你对使用后的蒸汽眼罩内固体的处理建议是_______
【拓展探究】
(6)小组同学利用蒸汽眼罩发热包中的成分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与课本实验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有_______(填两点)。

(7)下列有关蒸汽眼罩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蒸汽眼罩可以循环使用
B.蒸汽眼罩戴的越久,效果越好
C.蒸汽眼罩开封后立即使用,以保证效果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7 . 金属——工业的脊梁。“中国智慧,中国制造”誉满全球。金属以及合金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航天军工。我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意义非凡。
I.合理使用金属。
(1)“天问一号”使用了西安交通大学柴东朗团队研发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镁锂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Ⅱ.探究金属的性质(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
(2)镁锂合金中的金属锂(Li)在常温下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金属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小敏同学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看到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且瓶壁上有黑色物质附着,她认为黑色物质为碳。
同学们对镁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白色产物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实验验证】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___________

Ⅲ.金属的保存
(4)金属锂不仅能与水反应,也能与氧气反应而自燃,密度小于植物油,且与石蜡不发生反应,下列金属锂的保存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保存在广口瓶中B.保存在水中
C.保存在植物油中D.保存在固体石蜡内部

(5)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同学们从实验室找出镁条,发现镁条表面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查阅资料后,得知该灰黑色固体是碱式碳酸镁,化学式为这层灰黑色固体是怎么生成的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镁条表面出现灰黑色的“外衣”,说明灰黑色固体的生成除了与氧气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有关。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南海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8 . 芬顿(Fenton)反应是一种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自由基降解污染物的技术,常用于处理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
【传统“Fe2+——H2O2”体系】
(1)为了探究Fenton法对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小组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和FeSO4溶液进行实验并整理如图表格,测得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a所示(p—CP指有机污染物)。

编号H2O2溶液/mLFeSO4溶液/mL蒸馏水/mLpH温度/℃
A1.53.510325
B1.53.510340
C3.53.58325
D1.54.5x325
E1.53.5101025
①实验D中的x的值为_______
②本实验中除温度、pH、H2O2溶液浓度外,还研究了_______对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速率的影响。
③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______
【“纳米零价铁——H2O2”体系】
(2)纳米零价铁粒径较小,表面积较大,吸附性和反应活性较高。去除工业烟气中的NO的途径如图:在一定温度下,将H2O2溶液和稀盐酸雾化,再与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纳米零价铁的反应装置。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3H2O22HNO3+2H2O,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此过程中,纳米零价铁除了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
③NO脱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b所示。当温度高于120℃时,NO脱除率随温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团陂校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9 . 验证金属Cu、Mg、Zn和Ag活动性顺序的四个实验如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个实验,没有必要做的是实验______(选填“一”、“二”、“三”、“四”或其组合);
(2)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将四个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的成分是______
(4)写出实验三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10 . 化学反应热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对市售的各种发热商品的发热原理开展了项目式研究。
Ⅰ、自热火锅
(1)市售的“自热火锅”加热的原理是水与自热包内的物质(内含铁粉、生石灰、焦炭、活性炭等)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Ⅱ、暖贴
(2)“暖贴”可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用于取暖或热敷,其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粉生锈放出热量,铁粉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该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
Ⅲ、野外加热袋
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的热。实验小组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了如下探究。
【阅读资料】常温下镁粉与水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并放出热量。
【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如锥形瓶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匀加入水,记录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信息如下表:(实验时室温为

实验序号ABCD
固体成分
乙中现象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无肥皂泡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呜声
混合物温度
【解释与结论】
(3)实验B,乙中现象为__________
(4)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__________
【反思改进】
(6)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7)依据__________两个实验(填实验序号),可以初步得出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的结论。
(8)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发热商品时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