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8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矿山,葡萄牙人在亚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获得的长时段判断。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我们所说的“百年”……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处在西方国家主导之下,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而非西方国家在这一体系中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地位。……但在这个长期的历史趋势中,依然存在着阶段性的发展和变化……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趋势中的长时段变迁》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方式,并辩证分析其影响。指出20世纪初殖民扩张方式的新变化及这一变化反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两例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能够成为“‘百年’历史的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别指出其影响。
②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两例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能够体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各国应当如何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护世界和平。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6月)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作为殖民大国,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600年前后。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战,开始建立英国的海上霸权,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1607年在北美洲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1652-1674年又数次发动英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光荣革命后又与法国争夺殖民霸权,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确认了英国最大的殖民强国地位。

——摘编自《论英国的殖民扩张给二十世纪英国的负面影响》

材料二: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殖民地人口(万)
英国14335039350
法国610605550
德国162901230
美国383097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带来了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变化:美国、日本对欧洲的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美日对国际事态的发展开始产生重要影响;国际体系不再仅限于欧洲,一个在地理空间上囊括全球、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基础、现代民族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国际体系初步形成。

——摘编自刘建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短命的国际体系》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苏两极之外,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和发生的各种动荡所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

——摘编自徐蓝《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0世纪70—9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殖民扩张活动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表格,分析英、法、德、美四国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对比反差最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带来的变化,并指出主导华盛顿会议的是哪一国家?
(3)材料三图A和图B有何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并举一例史实说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的观点。
(4)冷战结束后,仍然存在哪些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综上所述,就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谈谈你的认识。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间隔30年的两份诏书

《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1868年3月)

“明定国是”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注:近来)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注:刚刚)议施行……

(1898年6月)

材料二   我国饮食结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时段特征。两汉至隋唐时期,一批西亚乃至北非、欧洲特有的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境内,如葡萄、胡萝卜等水果蔬菜品种,丰富了我国的食物种类,弥补了中国本土所产蔬菜水果种类较少的饮食缺陷;明清时期,一大批美洲高产作物开始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如番薯等迅速成为民众重要的主食来源。这些来自域外的农作物经历百余年的引种驯化与本土化发展之后,深度融入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最终确定了现代中国人伙食的基本类型。

——摘编自王思明、周红冰《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限为视角》

材料三   长城汽车公司是我国一家集体所有制汽车制造企业,下表是其研发、生产基地分布

研发中心中国保定、中国上海、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奥地利等
生产基地中国徐水、中国日照、中国天津、中国泰州、俄罗斯、印度、泰田、马来西亚、保加利亚、突尼斯、厄瓜多尔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两份诏书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饮食结构呈现出的时段特征,并分别分析呈现出这些特征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其反映的世界发展趋势,并简述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朔州市多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1894年6月,日本侵略军在朝鲜仁川登陆

华盛顿体系虽然暂时遏制了日本对远东地区及太平洋海域的侵略扩张的步伐,迫使日本不得不收敛一下自己太过明显的野心。但是,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并不能够给远东地区及太平洋海域带来长期的和平与稳定……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日本军部,它们都在寻找合适的机会,随时准备冲破华盛顿体系对它的限制,从而建立起由日本领导的远东地区及太平洋海域的新秩序。

——摘编自贾芸《浅析华盛顿体系》

(1)说出图A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与哪一次革新有关?依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体系建立对日本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体系的局限性。

材料二

图B珍珠港事件

二战初期,日本凭借偷袭的先手优势取得了短暂的战略主动权,一度在亚太建立了日本的海上霸权。但美军很快便扭转了战局,并最终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海权力量。大战结束之后,由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削弱了英、法、荷等国对亚太地域的控制和影响,使得美国彻底确立了在亚太海域的霸主地位,但随着美苏争霸及冷战的发展亚太格局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摘编自陈光辉《美日竞争与亚太海权格局的演进(1906—1945)》

(2)图B事件产生了什么后果?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能够确立起“在亚太海域的霸主地位”的原因。列举一例二战后美国为维护亚太霸权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美国49220536459562039570769585749629095679574
日本56053555415533054637538855315954339
俄罗斯38064395994319047264512755689259565
印度27253316573369033962343743898745903
澳大利亚17083177881841319400205912134122938

图C亚太地区主要国家2003—2009年军费开支一览表(单位:百万美元)

近年来,美国战略重心加快东移。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不均衡发展,亚太地区越来越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和政治中心。美国为维护全球领导地位,必然要把战略重心放在亚太……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加紧拉拢亚太国家,借军事同盟极力拼凑“亚太版北约”。其秉持冷战思维、通过制造冲突对抗渲染安全威胁的种种行径,严重威胁亚太地区安全稳定,并将安全困境带到全球。

——摘编自李嘉宝《“亚太版北约”严重威胁地区安全》

(3)说出图C反映的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军费开支变化趋势。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把战略重心放在亚太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拼凑“亚太版北约”的消极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综上所述,从亚太地区的局势发展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韩城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5 . 仔细观察下图,从图1到图3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和长江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经济发展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历程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趋势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九年级升学考试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发型的变化是时代特征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吾以为女子娇惰腐败之劣根性,皆自缠足与盘髻深造阅历而来。当其春眠不觉之时,仓卒晨兴,盥漱犹所不顾,惟此重重絷缚,精致绵密,先费数十分钟之久,然后对镜从容,颐指气使,务使波婧云委,风吹不乱,钗光鬓影,灼灼鉴人,约费二三小时,全功告竟,而半日之光阴去矣。是以今日女子入学读书,宁姑从北狄辫发,以取简捷,非得已也。……今四方志士知识进化,截发以求卫生,吾以为女子进化亦当求截发始。

——摘编自金天翮《女界钟》(1903年)

材料二   如下图

   到达陕北的女红军

跟上队伍上延安

从前女人受熬煎,好似掉进井里边。

红军来了世道变,砸烂封建铁锁链。

脚不缠,发不盘,剪个帽盖搞宣传。

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

材料三如下图。

1957年2月,梳着清一色长辫子的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女工在试穿“布拉吉”。

1991年,上海打扮时髦的女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主张形成的时代背景。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并归纳材料所体现的优秀精神品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女性发型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发型变化的主要因素。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7 . 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使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前斗争从战场转移到案(谈判案)前,战胜国召开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国际事务中发生的进个重大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一体系相关联。然而随卷国际形势的发展,该体系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导致它的崩溃。

——编自吴于虚、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曾经的伙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不断地放弃合作。两年之后,因为共同的危险而诞生的同盟关系让位给两个主要敌对国之间的冷战。冷战的最初体现是欧洲大陆被分成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竞争的集团一方依赖美国,一方追随苏联。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转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材料四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与此同时,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在这些组织中,都有中国的积极参与。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新体系”的名称,并分析“导致它的崩溃”的因素。
(2)材料二中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二战后美国为加强与苏联在经济上的“竞争”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说说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中国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2024-06-10更新 | 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钟吾初中九年级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此某班同学展开探究活动。请你按照问题要求, 完成探究活动。

材料一   《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是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

——摘自部编《世界历史》九下教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开始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摘自部编《世界历史》九下教材

材料三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 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当前各种逆全球化现象说明,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真正的否定经济全球化,而是企图过逆全球化来重新调整经济全球化布局,以此来维护和捍卫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权和霸主地位

——摘编自高扬《逆全球化的实质和应对之策》

材料五: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算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 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

——摘自《历史的教训》

(1)材料一中“新的国际秩序”指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2)据材料三,指出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情况。
(3)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加强?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年来阻碍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据材料五,你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应该如何相处?
2024-06-10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9 . 历史上的建筑,惊艳了岁月,抚慰了人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世记忆】

材料一 胡夫及其后的两代国王哈夫拉和孟卡拉都选择在吉萨西面沙漠与绿洲的交界处建造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是古代埃及规模最大的一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后,随着社会矛盾加剧,金字塔越修越小。

——摘编自令狐若明《让时间“惧怕”的古埃及金字塔》

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金字塔
第四王朝第三位法老
哈夫拉金字塔
第四王朝第四位法老
孟卡拉金字塔
吉萨三大金字塔鸟瞰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吉萨三大金字塔的变化趋势。该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战争屏障】

材料二:长城最早是作为列国兼并战争的产物,其筑造方式多用土夯筑,或用石块垒砌,或土石兼用,并每间隔一段,于城垣旁边附带筑有一些驻防的小城。稍后,又于城墙中间不断插有敌楼或烽火台一类建筑,以作为举火传递信息之用。

——摘编自沈长云《从战国长城的修建论及华夏族共同地域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早期长城修建的主要功用。
【发展战略】

材料三:以田纳西水利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公共工程的投资兴建,扩大了生产资料市场,为美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大批中下层民众的就业问题。随着公共工程的兴建,走入建设队伍的人因劳动而获得收入,这便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摘自王红旭、李海军《浅谈多角度认识与理解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材料从什么角度论述了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意义。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论述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重大建筑工程的修建与哪些因素有关。
2024-06-0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定心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大多数人开始过上温饱生活,居民的营养状况改善,体质增强,居民结婚率和出生率上升,医学的进步使某些致死率极高的流行疾病受到控制,死亡率下降,于是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及其以后一个时期的英国正是处于这个阶段。

————摘编自王章辉《论英国工业革命对人口再生产方式和分布的影响》

材料三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目录

材料四   “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可以看出,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他“新思维”所鼓吹的“西方民主”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位结束冷战、发动打破“苏联专制政权"的“民主改革”的领导人,事隔14年之后,在国内仍备受指责。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把他当作苏联解体和随后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窘境的经济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指责他屈服于西方。

——摘编自葛新生《悔悟与反思一苏联解体亲历者对改革历程的新认识》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人口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归纳这一历史时期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
(3)根据材料四,概括戈尔巴乔夫鼓吹“西方民主”的危害并指出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2024-06-07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