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82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五代十国D.辽宋夏金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12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宁化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秦半两钱”到“唐开元通宝”,再到“北宋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都市生活的繁华
C.造纸技术的成熟D.冶铸工艺的进步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3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六中学、英才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时,在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榷场(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B.使民族间隔阂完全消除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制度既是一种选官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制度,它自隋唐延及明清。参加科举考试的主要是学校生徒,因而带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不计生员出身,唯才是举,从而广泛地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人才,扩大了政权统治的基础。官员基本上都是知识阶层的精英,普遍提高了官僚队伍的人文素质。

——摘编自冯天瑜《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度确立的朝代,并概括科举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唐诗二首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首诗,简述其描绘的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理由。

材料三:下表为日本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的门类和内容

学习门类学习内容
制度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教育设立太学,完善学制
建筑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仿照唐朝长安城建造
文化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生活风俗饮食、服饰、茶道、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海外贸易图

(1)根据宋代海外贸易图,指出当时福建境内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选取材料中内容有关联的两幅图片(用图片序号作答),围绕所选图片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选图片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选取图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抛石机,因而写为“砲”,后来“砲”字逐渐被“炮”字取代。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抛石机的威力增强B.文字的发展和演变
C.火药用于军事战争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元朝。当时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A.北庭都元帅府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安西都护府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船队满载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各类物品
B.七次远航,规模最大时有船200多艘
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9 .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伊斯兰教、杂居通婚、民族交融三个关键词有关的,形成于元朝的新的民族是(     
A.蒙古族B.满族C.回族D.藏族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扩大了统治范围。这阐述的是分封制的(     
A.背景B.对象C.确立D.作用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