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9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100大跨国公司的经营数据变化。

年份

项目
   1994年1999年2005年2012年


资产(亿美元)

               海外资产   15879212404732076983


                      总资产
386315092086830128415
销售(亿美元)

            海外销售额18265212303742056620
                  总销售额40023431806623087269
雇员(万人)

               海外雇员534605803985
                 总雇员1225132815111588

                                                                              ——摘编自中国版地图册九下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两个对立的阵营不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取代过去的军备竞赛,至此超越政治,地理界限的全球市场形成。同时信息通信技术的革命使得全球联系空前加强,是世界经济从工业化阶段逐步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阶段,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常态。

(1)据材料一,指出全球100大跨国公司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哪一趋势?
(2)据材料二,概括材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综上所述,面对时代变化,我国应如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2024-04-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重要会议(部分)示意图


材料二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三   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这就是我们大会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全党的任务,这就是全中国人民的任务。

——摘自毛泽东的七大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


(1)据材料一,指出党的一大召开的地点;并概括从1921至1945年共产党员人数变化的趋势。
(2)据材料二,归纳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
(3)据材料三,概括“全国人民的任务”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024-03-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   这种手工工场比分散的手工工场规模更大,更重要的是,生产者不再分散在各家各户,而是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常常有数百名,甚至数千名工人一起干活,而且有着细密的分工,剪毛、梳毛、整毛、纺线、织布、漂染、整理等各种工序分别由不同的工人完成。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1)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欧洲的_____(国名),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英国的_____(图A人物)是其中的代表;图B中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_____(国家),主要运送黑奴的线路是______(填序号)。
(2)材料二描述的手工工场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对欧洲社会生产的发展有何影响?
(3)综上所述,请你概括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
2024-03-2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制度变革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制度创新】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改革崛起】

材料二



图A   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增长示意图

1872年11月一项法令确定西方服饰作为官方礼服,西服于是成为政府官员的规定服饰……1803年时,日本只有550所学校。到了明治维新时期已经有了超过1.1万所学校,用以满足大部分人口的教育需求。1872年,一份国民教育计划要求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三级公共学校网络。

——摘编自[美]马里乌斯·B詹森《剑桥日本史(第5卷):19世纪》


(2)材料二图A的“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增长”得益于明治政府提出的哪一口号?依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积极意义。
【开创新路】
材料三:

                                        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罗斯福指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r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依据材料三的图表,概括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造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罗斯福所采取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政策的特点。
【调整发展】

材料四:无疑体现了列宁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实事求是态度和正确抉择。它使红色苏俄迅速渡过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证,社会逐步安定。而且它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即摆脱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而以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为根本标准。这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改革都有一定的启发性。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4)材料四中的“使红色苏俄迅速渡过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国家的制度变革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4-03-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图二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图三 《北约和华约组织对峙形势图》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军事集团形成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图二宣言于哪一年签署?它的签署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美苏关系面临新的前景⋯⋯战争时期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美国间的联盟基础发生了严重的动摇,美苏矛盾实际上取代了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成为国际关系间的主要矛盾⋯⋯美国的全球扩张态势,和苏联力图巩固与扩大自己的安全带企图,使雅尔塔体系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具有合作与缓和的气氛。


(2)从图二到图三国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出现上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就初见端倪: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经济领域的很多方面赶上或超过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后第三世界也迅速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成为世界经济的又一个增长极。


(3)材料三“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指的是什么趋势?
(4)根据上达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2024-03-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情况

年份厂矿数资本额(百万元)资本占中国民族工业比例(%)
18721895698.53433.01
1896191133073.12157.88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读下图



     《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民国时期的上海街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依据上述材料,请你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7 . 对1400—1800年拉丁美洲人口变化示意图(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1400—1800年人口发展总体趋势是下降的
B.1400—1600年人口下降的原因是三角贸易
C.1400—1600年人口下降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D.1600—1800年人口上升的原因是外来移民
2024-03-0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听取了廷尉李斯的意见,将分天下为36郡,以郡辖县。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政治局面?根据材料一,分析秦朝为破解这一困局建立了什么制度?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在秦代地方制度基础土,先后分封异姓和同姓诸侯王,确立了郡县和封国并行的地方行政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的势力日渐膨胀,对西汉中央集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终于在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

——摘编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在秦基础上,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新变化?并根据材料分析这种变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革呈现出的总体趋势。
2024-02-27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等,他们的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汽车、飞机等;在通信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30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三倍。

——改编自《历史》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城市的环境开始受到重视。英国颁布和执行了一连串关于食品饮料、公共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人们开始用砖块、石子铺设城市的街道。街道的公共照明先后用上了煤气灯和电灯,城市照明得到改善。随着排污管道的铺设,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现象越来越少。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图1和图2,指出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以上变化的重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谈谈英国的工业化历程对我国现代化的启示。
2024-02-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10 . 下图反映的是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趋势。下列对美,苏两国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美国实施“新政”,苏联进行农业集体化
B.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C.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苏联进行农业集体化
D.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