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相关的古人类遗址。

材料二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到削器、尖状器、砍锤、雕刻器等。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 这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证明了北京人会使用什么?它的使用有什么 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有何影响?
2022-12-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了解历史的途径。
(2)根据图1,简述生活在此地的早期人类及其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它的历史地位。
(4)根据材料二,概述人民智慧的体现。
(5)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一条建议。
3 . 学习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后,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网络考古”活动,请你参加。
【构建时空观念】
(1)小组成员绘制了“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请写出下图中A、B处对应的古人类遗址。并说说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和这样分布的原因。

图1


【研读历史史料】
   
(2)你从图2、图3中分别得到了哪些信息?
【养成家国情怀】

2022年4月5日上午,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

——人民网



(3)你知道黄帝在中国历史上做出的贡献吗?今天我们举行拜祖大典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2-12-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潢川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A)试题
4 . 探究我国原始人类的活动轨迹,意义非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厚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材料二   10000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和原始的农耕生产,出现了著名的河姆渡原始聚落遗址和半坡原始聚落遗址。

材料三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黄河流域,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1)这则材料证明了北京人学会了什么?这能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吗?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他们中谁会制作和使用彩陶?
(3)这段材料中的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了什么?因此,后人尊称谁和谁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022-12-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射阳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1)《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中①处是_____;《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中②处是_____

(2)元谋人距今约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公元前____年,秦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周口店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4)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火的使用过程中,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技术;秦始皇时期以圆形方孔_____钱作为商品交换的货币。
(5)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______主持变法;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_____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2022-11-28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考古发掘中、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这些灰烬有的成堆,有的成层。这说明北京人(     
A.过着定居生活B.懂得人工取火
C.很好地管理火D.有了审美观念
2022-11-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关于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景想象中,与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相符的是(     
A.饲养猪狗等家畜B.用骨针缝制衣服
C.举火把驱逐野兽D.用骨耜耕种水稻
8 . 学会用火对人类进化的意义?处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用的工具以什么为主?迄今发现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是什么人的杰作?西周的都城?
2022-1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图片是我们熟悉和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话发展】下面图片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什么时代?它们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图片显智慧】如图这个“工程”指的是什么?它建成后发挥怎样的作用?

(3)【图片示文明】图五上面的符号考古学者称为什么?它在我国的地位如何?
2022-11-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在人类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该遗址1921年最早被发现。1929年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头盖骨化石,以后发现了10万多件石器,以及大量的灰烬。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2     考古发现距今10000年左右,出现了原始农业。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材料3     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说出材料1中的遗址名称,该遗址属什么石器时代?从大量灰烬说明他们会使用什么?
(2)材料2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分别出现了什么典型的农耕遗址?这两处遗属什么石器时代?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说出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3)材料3说明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什么社会时期?
(4)通过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022-11-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洪江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