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末农民大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秦朝和隋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实行暴政B.自然灾害C.宦官专权D.外敌入侵
2024-04-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一中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A.陈胜和吴广B.项羽和刘邦C.韩信和张良D.刘秀和朱元璋
2024-04-03更新 | 51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大型油画再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下列选项中与油画主人公有关联的是(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024-03-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它直接诱导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打乱了秦王朝的统治秩序,加速了残暴的秦朝统治的灭亡;它也间接影响了自此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材料评述的是(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D.黄巾起义
2024-03-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沉重,统治集团施行暴政,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公元前209年一些贫苦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边过程中起义,引发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材料二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交替专权,公开卖官鬻爵,豪强地主争权夺利,人民受到残酷剥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

材料三   西汉建立后,下令十五税一(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把士兵送回家参加生产。汉文帝实行三十税一,以皇帝和皇后身份劝导百姓从事耕织。光武帝建立东汉后,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恢复文景之治时候的三十税一。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末和东汉后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汉、东汉早期推行的共同措施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3)上述材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重要启示?
2024-02-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6 . 《史记·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赋敛无度,百姓困穷……是以陈涉(陈胜)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这段史料可用于研究秦末农民起义的(     
A.原因B.经过C.特点D.影响
2024-0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统治者不体恤)……是以陈涉(陈胜)……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     
A.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B.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
C.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D.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2024-02-29更新 | 8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收网(二)历史试题
8 .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朝代的稳固与发展,都需要制定适合的措施才能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靠严刑峻法以高压统治老百姓;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以至于社会矛盾和危机加剧,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兴起的时候,面临着秦王朝的种种弊政和诸侯纷争的紊乱局面,百姓无业可居,大闹饥荒,西汉社会经济一片凋敝,为此,汉高祖简化法令和禁令,减轻田租,实行十五税一。文帝即位,他身体力行提倡节俭,下令把十二年租税的一半赏赐给百姓,下一年,又免除了租税。过了十三年,及景帝二年,规定百姓私田制征收一半的租税,税率三十税一。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西汉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至武帝,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帝国灭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统治者为解决“西汉社会经济一片凋敝”而采取了哪些措施。概括这些措施实施后的影响。
(3)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至少依据两个史实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观点提升)。
2024-02-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D.陈胜、吴广起义
2024-02-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统治者

夏桀

商纣王

秦始皇

政策

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台榭,骄横暴虐,大肆挥霍

对外征伐,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一系列大工程等

A.实行残暴统治B.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民族压迫D.加强文化专制
2024-02-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