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末农民大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的重大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
公元前1046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公元前209
公元前207
大泽乡起义
秦朝灭亡
请选择上述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温馨提示:答案应该由“观点”、“论述”及“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2024-04-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在其短暂的统治时间里,迅速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斗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秦王朝政权掌握在以秦始皇为首的军功地主手里,其实行的统治特别残暴。这就使秦王朝将愈来愈多的人推向与自己敌对的地位。由长期战争中培养起的军功地主,只懂得暴力,在取得统一政权以后,依旧”负力怙(依靠)威“对天下人民进行无限度地剥削,压榨。这种剥削压榨已经超过人民和社会可以负担的限度。秦王朝统一后,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统一,这是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但秦代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尚保留着极强烈的、狭隘的地域观念,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割据的痕迹尚不能完全铲除干净。由于军功地主统治所造成的上述恶果,使刚刚实现统一的秦王朝,又立刻将自己置于灭亡的境地。如果不把秦王朝推翻,诞生不久的封建社会就无法成长起来。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全两册)》

(1)以下表述能从材料一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的信息,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涉及”。
A陈胜、吴广起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
B.秦朝建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朝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     )
C.秦朝军功地主的统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障碍。                            (     )
(2)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军功地主残暴统治造成的恶果。

材料二: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弊端日益显现,严重阻碍着法国社会的发展,社会积怨与日俱增……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法国政权更替非常频繁,前后有六次易主过程。但轮流上台的几大政派几乎都是资产阶级,他们高举“自由、平等、理性”的大旗,提供着平民所没有的财力和资源去进行反封建反特权的运动。而久受压迫的法兰西人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也选择捍卫自己的权利,人民的意愿在这场革命中也完全爆发出来,他们渴望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在这场革命中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了斗争的焦点。

——摘编自储少琨《浅析法国大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这场革命斗争焦点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主要是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延安建立起敌后战场的总指挥部,构建起了与正面战场并行、与之相互支撑的卓越高效的作战指挥系统,全面领导和指挥敌后战场的各项斗争。中国共产党直接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及相关地方部队、民兵对日作战的各种军事斗争,并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绥等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到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牵制和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主战场。

——摘编自周勇耿密《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具体表现。
(5)综上,谈一谈你有何认识?
2024-04-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同学在网站上检索“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官渡之战”“魏晋南北朝”等相关内容进行主题学习,他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战争与分裂B.统一与繁荣C.民族交往与融合D.改革与创新
4 . 农民阶级在促进历史变迁和社会更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楚汉相争B.黄巾起义C.国人暴动D.陈胜、吴广起义
2024-03-1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下列史实与①处相对应的是(     
秦朝西汉三国西晋
A.孙权派卫温到夷洲B.张骞通西域C.陈胜吴广起义D.赤壁之战
2024-03-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两江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某班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第一幕:秦朝暴政第二幕:戍边遇雨第三幕:揭竿而起第四幕:张楚政权
A.武王伐纣B.楚汉相争C.陈胜、吴广起义D.巨鹿之战
2024-03-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从不同视角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更透彻。以下从多个视角分析了(     
视角1:展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视角2: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视角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充分体现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A.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B.秦始皇、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C.项羽以巨鹿之战歼灭秦主力D.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2024-03-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A.商汤灭夏B.国人暴动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义
2024-02-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网络搜索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字眼,出现的页面信息中与之相关的历史时期是(     
A.秦王嬴政时期B.秦始皇统治时期
C.秦二世统治时期D.西汉建立初期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材料一中的“诸候尽西来”发生于哪一年“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影)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召来匠人计算了一下,需要百金。文帝就说:“百金相当于中等富裕的百姓十家的产业,我住着先帝留下来的宫殿,就常常感到惶恐,还建露台干什么?”

——摘编自范富《汉文帝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3)根据材料三归纳出汉文帝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理念在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材料四   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上把儒家的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同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使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4)材料四中汉武帝采取的何种措施“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材料五   汉武帝和秦始皇都致力于从思想上统一中国,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比秦始皇所采纳李斯的建议要温和得多。秦朝对各种哲学思想流派的方针是一律禁绝,造成思想界的真空。汉武帝则在百家中扶植,使它成为正统。

——摘编处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5)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五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A秦始皇和汉武帝虽然方式不同,但都致力于从思想上统一中国。(     )
B汉武帝设太学以支持儒家文化。(     )
C汉武帝在重视儒家的同时也扶植百家文化。(     )
(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和秦始皇在军事和经济上的采取的相同措施。并指出两位古代统治者的共同贡献?
2024-01-1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16校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定时作业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