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变迁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疆域图   

                            西汉疆域图

材料二

① 朝疆域图                                                  

②朝疆域图

(1)阅读材料一中的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提取两项历史变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疆域对应的序号,并列举两例其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3)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疆域变化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历史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五)
2 . 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和对照,并分析它们的异同及其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下面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繁荣开放的封建王朝D.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
2024-05-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召凌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教材的理解与拓展

材料一   理清教材的内在逻辑是理解历史的前提。

①动荡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王室衰微
诸侯称霸
②北宋的
政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政策
王安石变法
③毛泽东开辟
井冈山道路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
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
苏联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材料二   地图识别

材料三   下面是古代史学家对汉武帝的评价。①孝武(汉武帝)篡极、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变兵……人物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

②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汉书》

③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敞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司马光《资治通鉴》

④武帝驾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1)从材料1中选择一课,参照示例,对所反映史事的内在逻辑进行说明。(示例组合除外)

示例:①说明:第一子目主要讲述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由此带来的生产力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第二、三子目从上层建筑,即政治制度变化出发,突出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的两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从图一、图二中任选一个,判断它是哪个朝代,说出判断的理由。
(3)肯定汉武帝的是________,否定汉武帝的是________。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一说你眼中的汉武帝。”
2024-05-18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蕴含的历史信息,共同体现了古代中国(     

A.南北地区交流频繁B.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
C.军事防范体系先进D.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2024-03-28更新 | 19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从朝代统治疆域面积来看,图一和图二哪个更为广大?说出你的理由。
(2)图二中斜线部分是今天的哪一地区?   当时的中央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来管理这一地区?     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2024-03-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户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长治久安C.推动了边疆开发D.实现了领土拓展
2024-02-04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评
7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巩固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统一的实现】

材料一

时间事件
公元前230秦灭韩
公元前228秦军攻入邯郸,赵王降秦
公元前225秦军包围魏都大梁,魏王投降
公元前223秦军渡过长江平定江南,楚国亡
公元前222秦军先后攻下辽东、代城,燕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秦军攻下齐都临淄,齐国亡

(1)根据材料一、写出秦灭六国的顺序。简述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政治制度的建设】

材料二   



(2)材料二中1、2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推行的政治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头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3)材料三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材料四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企图谍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摘自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科书


(4)材料四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武帝如何解决这种局面?

材料五   



(5)这两幅图说明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态度的不同,但他们的根本目的相同。他们相同的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B.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
C.都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D.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024-01-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匈奴族不断南下袭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两位大将分别率兵出征,与匈奴族进行决定最终胜负的战役……两路大军分别大获全胜。

材料二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大军80余万南下,却被东晋的8万精兵打败。苻坚的王朝也因此崩溃灭亡,东晋政权得到暂时稳定。

材料三   他知道不改变鲜卑族旧习,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他在迁都洛阳后,推行了一系列汉化举措,缓和了民族矛盾,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1)材料一中的“决定最终胜负的战役”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时北击匈奴的大将是谁?
(2)材料二中涉及的是哪次著名战役?“前秦”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3)材料三中涉及的是哪次改革?此次改革在服饰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4)三则材料为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带来了哪些启示?
2024-01-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订正。
(1)北京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
(2)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晋文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3)战国末期的墨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
(4)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
(5)项羽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
2024-01-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9课秦统一中国

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2课东汉的兴亡

13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一、写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材料中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说明理由。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的地图,判定是哪一时期的疆域,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3)阅读材料三、图中的A是什么朝代?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三国的地理位置,李老师用了上述的方式,他还表示三国的地理位置可以用一个汉字来表示,你猜得出来吗?请试写出这个汉字。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4)阅读材料四、指出图一中A所代表的事件。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出促进民族交融的两种方式。
(5)从材料三、四可归纳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2023-1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