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楚汉之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王安石在《题乌江亭》中写道:“江东才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从诗句中判断,他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     
A.实行“约法三章”B.礼贤下士 招揽人才C.刚愎自用 众叛亲离D.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第二章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第三章确立典章,设立制度
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A.秦始皇B.汉献帝C.汉高祖D.汉武帝
2022-06-28更新 | 1135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楚汉战争的实质是(     
A.民族战争B.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
C.汉代取代秦朝的战争D.项羽、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2021-10-16更新 | 252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四年的楚汉之争以刘邦取胜告终,他之所以能战胜项羽主要原因在于
A.始终拥有重兵B.善用人才,注重收揽民心
C.生性刚愎执着D.首先攻破秦都咸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从材料中可知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
A.善于用人B.赢得民心C.战术得当D.拥有重兵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课上,小明发言说:“陈胜、吴广是因为在前往渔阳戍边途中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才揭竿起义的,如果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了。”

材料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材料三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1)根据材料一内容,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试结合所学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2)材料二三分别是两人不同结局的写照。楚汉之争的结局是什么?
2020-11-13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熊家岩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画有“楚河-汉界”,作为双方的分界线。这是以下棋比喻历史上楚汉战争,关于“楚汉之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部分B.项羽取得胜利,成为“西楚霸王”
C.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D.楚汉之争结束,标志秦朝灭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另一历史事件有关系(       
A.秦统一六国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楚汉之争
2020-01-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的暴政     ②西汉的建立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楚汉之争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2020-01-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