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楚汉之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这时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是,秦亡前,是农民起义,秦亡后,________。(两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项羽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已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蜕变为新的封建统治者。双方为争夺________而战,因而战争性质变为______的战争。)
2023-06-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讲 第10课 秦末大农民起义-【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七年级历史暑假精品课(部编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楚汉之争中,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并利用行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都不能忽视的“秦吏”宣布政令,对秦本土的政治经济现状不作根本性触动。由此可知刘邦(     
A.注重政权平稳过渡B.施政方式过于保守
C.对前朝旧官僚妥协D.无力与秦军相抗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记载商鞅推行新法之后“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但秦朝末年当刘邦攻取关中后“约法三章”,仅规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因此深得秦人之心。秦人对“秦法”的态度变化说明了(     
A.商鞅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法令简约更符合社会实际
C.法制归根到底要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D.依法治国过程中要遵从民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央台播出的电视剧《大秦帝国》是根据作家孙皓晖创作的同名历史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战国时期到统一天下,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下列内容不该出现在剧中的是(     
A.统一文字B.大泽乡起义C.楚汉之争D.蒙恬北击匈奴
5 . 历史故事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雕塑中的故事】

               人文初祖
(1)雕塑向我们讲述了哪两个人物的故事?
【书本中的故事】

《论语·乡党》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马棚起火的情况下,孔子关心的是地位不高的仆人,而非马。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故事所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基于这种思想主张,孔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政治建议?
【棋盘中的故事】

(3)中国象棋棋盘两军对峙的分界线是楚河汉界,“楚”和“汉”分别指哪两个历史人物?他们之间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呢?
【诗歌中的故事】

“丝绸之路手中开,西域风情眼底来。博望封侯君莫慕,胸怀锦绣几人裁。”


(4)诗歌讲述了哪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故事?列举两个故事名称即可。
2023-02-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0-2021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对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中商鞅“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孔子他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并归纳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毛泽东说:“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3)根据材料三回答,毛泽东认为刘邦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2023-02-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失败后,各地反秦农民斗争仍在继续,项羽大败秦军而刘邦趁机攻取咸阳,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了争战。

材料二: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徭役兵役繁重,民不聊生。他趁此机会,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他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


(1)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指的是哪次起义?项羽领导的歼灭秦军主力的是哪次战役?“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史称什么?
(2)材料二中涉及的农民起义是什么?领导者是谁?有何影响?
(3)对于秦、汉的农民起义,你有何感想?
2023-02-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乌兰塔拉乡中学等5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守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在领队人的号召下,他们举起了反秦的大旗,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起义队伍发展很快,并建立了“张楚”政权,后来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

材料二: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分别对秦作战。项羽骁勇善战。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材料三: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最终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这一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材料反映的起义是______。其领导人是____________。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______次农民大起义。
(2)项羽骁勇善战,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的战役是______
(3)推翻秦王朝的人物是_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5)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______王朝。
2023-01-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2022-2023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史波澜壮阔,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不断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学习历史首先要明晰历史线索,小明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他找出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序是(     
①楚汉之争               ②田氏代齐             ③商汤灭夏            ④平王东迁             ⑤秦朝灭亡
A.④③②⑤①B.③④①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④②⑤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郭沫若《咏巢湖》诗:“当年亚父出居巢,七十老翁气未消。对友只能图暗杀,看来奇技未为高.”此诗评述的人物和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秦始皇、修筑长城
C.范增、鸿门宴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2022-12-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