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A.重文轻武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
2023-10-07更新 | 721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高祖刘邦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负担; 汉文帝和汉景帝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可见,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B.严刑苛法C.盐铁专卖D.北击匈奴
3 . 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如图是秦末至西汉文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a阶段人口数量下滑和b阶段人口数量迅速提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科技进步,人丁兴旺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2022-11-24更新 | 1135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4 . 由于古代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些开明务实的政策而出现了一些繁盛的社会局面,下列繁盛的社会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贞观之治               ②开元盛世              ③文景之治     ④光武中兴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2021 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A.勤俭治国B.勤于政事
C.善于用人D.虚怀纳谏
2022-06-21更新 | 2257次组卷 | 6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汉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完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楚汉争霸B.文景之治C.盐铁专卖D.统一铸币
2022-06-10更新 | 455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市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时多次下诏减“田租之半”或“租税之半”;景帝时甚至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这些举措
A.体现抑制诸侯王的意图B.贯彻了儒家仁政思想
C.促进了封建统治的稳固D.促成了“光武中兴”
2022-06-04更新 | 905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市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成语“贯朽粟陈”出自《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描绘了西汉早期国库钱粮富足的景象,这种景象的出现原因是
A.文景之治的成果B.“推恩令”的颁布C.铁犁牛耕的使用D.盐铁专卖的推行
9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失在于政。”《汉书·景帝纪》中写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以上两则材料说明(       
A.秦汉的政治制度各有所长B.汉朝完全摒弃秦朝的制度
C.法道两家的理念水火不容D.国家治理政策应适时调整
2022-04-29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鲖城镇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22-02-20更新 | 733次组卷 | 105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