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鼎立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3 道试题
1 . 【领土与主权】

材料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台湾与福建乃至广西、山东等地,属于同一文化体系,与大陆有着密切的往来与联系。东汉至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夷洲,孙吴政权立国江南时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洲。隋代改称流求,隋炀帝继位后,先后三次派人前往流求。

——摘编自《论隋炀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经略》

材料二:2024年4月10日 国台办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是台海陷入紧张动荡的根源。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同我们一道,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

(1)根据材料一,列举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目前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党和政府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024-06-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2 . 以下是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的朝代演变示意图,适合此单元主题的是(     

A.盛世繁荣与边疆危机B.国家统一与制度创新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2024-06-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3 . 如下表所示,某同学制作了中国古代史时序结构图,其中阶段①的时代特征是(     
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24-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列时代特征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大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4-06-05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改善民族关系
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结束州郡割据的局面
2024-06-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历史社团在研究某一历史时期时收集到的资料(部分)。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特征是(     

政治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昏、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复杂。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24-06-0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7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往密切,江南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历史时序——知变迁】

材料一:

【关键之战——知胜负】

材料二:曹操的兵力有20余万,对方只有5万人。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曹军大溃。此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江南开发——知原因】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①和②分别指的是什么政权?
(2)根据材料二,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当时南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是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五: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4)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中央政府管理体系”的利弊。
(5)材料五中“我朝罢丞相”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据所学知识回答清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什么机构?
(6)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4-06-04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下面是历史社团在研究某一历史时期时收集到的资料(部分)。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特征是(     

政治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复杂。

文化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是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24-06-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多校2024年中考二模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9 . 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形势图,它们的变化反映了(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B.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断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4-05-3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部分多校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研究往往通过零散的遗迹、斑驳的古迹等来触摸,而这些零散的遗迹、斑驳的古迹等构成了历史证据。下列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A.B.
C.D.
2024-05-3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