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江南开发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魏晋以来,北方汉族人民在原有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畜牧业生产得到了发展;而南方在原有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开始普遍实行麦稻兼作。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西晋短暂统一B.人口的大量迁徙C.江南地区开发D.北魏孝文帝改革
2024-06-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泉州城是世界闻名的古城,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泉州历代人口统计表(公元前221-907年)。

历史时期秦汉三国A
人口统计(单位: 人)2万多6万多18万18.5万38万

材料二

材料三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遭遇海疆危机,加上对外政策的转变,泉州的海外贸易极大受限····泉州港由对外转向对内,工商集贸性质集市更加繁荣,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商业人口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长途贩运……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促使泉州逐步向新兴的商业城市转型 。

——摘编自[美]查怀安《泉州:一座典型港口城市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判断表中A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泉州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2中A处的机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泉州城市布局的变化,并概述其在宋元时期的贸易地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影响泉州发展的因素,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泉州发展的特点。
2024-06-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中考模拟历史试t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     
A.北方出现了统一趋势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024-06-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自唐朝中期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越北方。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南方社会相对安定B.北方社会结构瓦解
C.户口分布南多北少D.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2024-06-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多校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江南)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该现象有利于(     
A.东晋政权的建立B.江南地区的开发C.南朝政局的稳定D.中原农业的发展
2024-06-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考历史抢分卷(A卷)
6 . 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多维的过程,对改善民生,促进科技发展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该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哪一重要政策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若你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并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的例子。
(4)结合材料三到材料四宋朝到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6-10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河初级中学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晋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 三国时期……华夏民族与山越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为东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同时,江南粮食单产有较大提高,钟离牧有田二十亩,年获六十斛米。三国两晋时,京口、建业、武昌已并列成为江南地区的重要商业城镇。城市的增多促进了商品贸易的繁荣。三国时期户口大量流入江南地区,已拉开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序幕。

——摘编自马强《论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下降与迁移》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晋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国两晋时期南方社会发展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魏晋时期的移民现象对南方地区的影响。
2024-06-10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从东汉后期不断内迁,到西晋时,黄河流域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他们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模糊。从西晋末年到东晋后期,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大量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同当地民众共同开垦大量荒地,兴修水利,改进生产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面对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和欧洲的传染疾病,美洲印第安土著很快就被击垮了。欧洲殖民者认识到必须输入大量劳动力来维持美洲的金银矿和种植园的劳动力。16-19世纪的300年期间,欧洲殖民者在非洲抓捕了1个亿的黑人,由于运输途中造成巨大损失,至少有1200万黑人被卖到美洲为奴隶。黑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

——[英]凯文·希林顿著《非洲通史》

(1)依据两则材料概括人口迁移的空间方向。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移带来了哪些影响?
(3)根据两则材料,说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4-06-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据统计,南朝宋时,渡淮南移的北方人口数,约占宋全国总人口数的1/10,约占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总数的1/8。北方人“渡淮南移”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江南经济得到开发B.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内迁
C.南方社会秩序混乱D.有力的促进了国家统一
2024-06-08更新 | 6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反映了东汉末年至十六国时期北方人口南迁的情况,由此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南方环境遭到破坏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南北经济差距加大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