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江南开发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从汉朝之前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到南朝刘宋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变化(       
A.保证了朝廷收入B.充分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C.得益于北民南迁D.出现的根源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2 . 如下为同学们整理的相关学习资源,据此判断促使下列历史现象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学习资源



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A.人口迁徙B.江南开发C.外贸繁荣D.孝文帝改革
3 . 东吴前期,都城建业(今南京)的人口仅在十万上下,其余县城的人口一般仅为两三千左右;东晋南朝时期,城市人口大为增加,仅都城建康(今南京)一地人口就接近一百万,而一般郡城县城的人口也有近万人。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对外贸易范围扩大B.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C.民族之间交流频繁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据估计,截至南朝初年,南渡人口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为江南农业的迅速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材料主要说明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A.环境与气候条件优越B.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D.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东晋南朝时,人们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 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这反映出江南地区农业得以发展的原因是(     
A.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B.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C.经验技术的借鉴融合D.南方人民的辛勤劳作
2024-06-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大规模迁徙(部分)

——改编自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

材料二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世界人口迁徙简表(部分)

时间主要流向主要活动影响
15世纪末至16世纪从西欧到美洲殖民国家大量人口开始迁徙到美洲世界从分散走向A
16世纪至18世纪从非洲到美洲B有助于美洲经济发展
18世纪至19世纪从农村到城市英国、美国、法国农村人口迁徙到城市有利于城市化,社会发展

——改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徙的主要流向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这种主要流向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并简要总结这一主要流向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A处、B处的内容?并指出推动15-19世纪人口迁徙的相关历史事件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2024-06-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统一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西晋仍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苻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摘编自王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少数民族地区,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允许实行有限自治,并运用立法、因俗设官(制)、赐封等方式巩固了“大一统”帝国……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得以自我确认。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观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
2024-06-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五月适应性训练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寒冷气候中出现了两个大的冷峰:第一个冷峰的中心时间在310年,跨度大约在290—350年代间;第二个冷峰的中心时间在500年,跨度大约在450—540年代间。这一情况直接推动了(     
A.江南地区开发B.少数民族内迁
C.政权更替频繁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6-1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押题密卷(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总数约有90万人……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多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摘编自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移”的特点。

材料二   16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始终保持着较大规模,“起了缓解地方饥馑危险的安全阀作用”,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迁入,1700年,万人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7个,1750年增加到20个。由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结果居住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一个个贫民窟。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贫困境地,为了生存常常被迫组成各种帮派进行偷窃和抢劫,对社会公共治安造成严重威胁。

——摘编自江立华《论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模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16—18世纪人口大规模流动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0 . 我国的粮食种植很早就形成了“北麦南稻”的格局。到了东晋南朝时期,麦作在江南地区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B.北方人民大批南下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曲辕犁在南方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