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江南开发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2 道试题
2024九年级下·北京·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主题整理出教科书的相关学习资源。据此判断推动这一时期出现下列历史现象的共同因素是(     

A.人口迁徙B.江南开发C.外贸繁荣D.孝文帝改革
2024-05-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选择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2024九年级下·江西·专题练习
2 . 交往·交流·发展

材料一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是许多不同民族进进出出的地方,千里驼铃,渡过沙碛,翻过山隘。自从汉代开通西域的丝道,中国经由这个西北的出入口,与中亚、中东及欧洲接触,两千年来从未停止。中国的丝帛西运,西方的宗教东来,佛救、袄教……都从这一条通道传入中国地区,也再转输东亚其他地区。中国获得了贸易的利润,然后西方思想的刺激,更为深切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

图一少数民族男子耕田

图二汉族人吃牛羊肉

图三穿裤褶服的汉族女子

材料三   

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楚越之地(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与“汉代开通西域”相关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指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出现的历史现象。请选择图一或图二加以说明。
示例:图三、汉族女子穿少数民族的裤褶服,说明在服饰和生活习俗方面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习惯,活动更方便。
(3)依据材料三、说出在不同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4-05-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江西专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人口)流寓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此东晋政府特许侨人(南方的北来人口)在户籍上注明本人原籍,并给予免除正常赋役之优待。材料反映了(     
A.人口迁移推动了南方农业发展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相关因素
C.南方自然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D.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中外交流频繁
C.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D.北方人民南迁
2024-05-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四川成都·专题练习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探究不同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水利工程为民生】

远古治水战国治水

图1禹城禹王亭

图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1)图1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写出图2水利工程的名称,并介绍建此工程修建后产生的重要意义。

【诸子百家论民生】

(2)诸子百家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民生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学校电视台要招聘百家争鸣栏目主持人,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请你分别为图3四位人物安排最适合主持的栏目。
A.《人与自然》____   B.《法制在线》____
C.《和平使者》____   D.《关爱民生》____

【区域开发利民生】

材料一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说明产生材料一中这种社会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社会状况为后世带来了怎样的重要影响?

【政策推动促民生】

材料二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土地制度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

——摘编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4)请根据材料二中的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任选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的。

材料三   刘邦规定税收十五而税一、汉文帝又减其半,成为三十税一、此后又于公元前167年下令“其除田之租税”,连免税收十三年⋯⋯虽景帝即位后又恢复三十税一政策,但文帝的轻税收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多少被景帝继承下来,终于使得东亚大陆被秦帝国和秦末战争严重挫伤的社会元气得以恢复。

——《文景之治:帝国失去的好时代》

(5)据材料三可知,文景时期延续了汉初哪一国策?根据材料概括文景时期,两位皇帝在位期间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材料四   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2023年3月16日04版

(6)结合材料四和你的思考,请就改善民生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4-05-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四川成都专用)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如图

(1)如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两处的地名,并简要回答该运河开通后的积极作用。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如图

①(焉耆)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

——玄奘《大唐西域记》

②《步辇图》

③开元通宝

④《雨中耕作图》

⑤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史料   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主要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简牍等,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遗迹等,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等。据此判断以上史料的类型(填写序号即可)。

(2)属于文献史料的有: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有:____属于图像史料的有:____。从材料一中选择一则史料(写出序号),说明唐朝的经济状况。

【历史解释】

材料三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朝代
西汉
(公元2年)
西晋
(公元280年)
唐代
(公元742年)
宋代
(公元1080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3)材料三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家国情怀】

材料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诗词向来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的民族气节是?
2024-05-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2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5大题型+25道预测考题)-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江南地区社会较为安定
③经济重心南移,经济迅速发展
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5-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学业考试模拟历史试题(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魏晋以来上百万的北方人口流入江南,由于难与江南土著争夺膏腴之地,多数转入尚未开发利用或难于开垦的荒僻之地,从而改变了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的面貌。这反映了人口南迁(     
A.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B.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
C.加剧南北方人民矛盾D.促进民族间交流交融
2024-05-15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一位九年级学生使用AI 技术生成的知识结构图,★处是他限定的主题词。据图推知,该主题词应是(     

A.人口迁徙B.区域开发C.民族交融D.制度创新
2024-05-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县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10 . 下面是一位九年级学生使用AI技术生成的知识结构图,★处是他限定的主题词。据图推知,该主题词应是(     

A.人口迁徙B.区域开发C.民族交融D.制度创新
2024-05-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