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时间断面     西汉     西晋       唐代     北宋     南宋     明代     清代
(2年)(280年)(742年)(1102年)(1208年)(1460年)(1820年)
南方地区
人口占比


24.04%   48.11%   44.24% 63.42%     53.98%     58.33%   65.97%

(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南侧地区。)

——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哪个朝代南方人口占比最多?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 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人口总数的一半……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

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归纳魏晋时期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从经济格局变化角度分析人口迁徙的作用。
(3)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清朝前期哪些措施促进了南方人口的迅速增长(请从农业政策、兴修水利、农作物种植等角度回答)?   
2024-06-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史书记载,东晋时与西方的大秦、波斯和印度支那半岛.上的国家有往来贸易。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与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于东晋
B.东晋和南朝时期航海业发达
C.此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D.此时发达的海外贸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2024-06-06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在岭南交广地区,孙吴时已出现‘再熟之稻’,……梁代在今安徽寿县立堰‘灌田千顷,岁收谷百万余石’,……在桑蚕生产方面,有一年‘八熟’之蚕。”材料叙述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B.江南地区的开发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江南市镇的发展
2024-06-05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4 . 从以下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     

时期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水以北郡数

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B.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
C.西晋的疆域面积变小D.南方是经济文化中心
2024-06-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咸丰县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5 . 某同学围绕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展开研究,以下可以用到的资料有(     
①地图: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②漫画:祖逖渡长江北伐
③史书:《晋书·食货志》和南朝《宋书》
④实物:南朝青瓷莲花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归纳总结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是史辩明同学的归纳总结笔记,据此可知史辩明学习的主题是(     
一、既是一个长期分裂时期,也是相互学习时代
二、北方人民大批南迁,江南地区经济开发
三、科技文化有了重大发展
四、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24-06-03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初中第一集团第一次九年级中考模拟一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人口迁徙与历史变迁

材料一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不断迁入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同民族间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民众迁入淮河以南地区。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转变。

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除平民百姓外,还有众多富商大贾、文人墨客移居川、湖、江、浙。两宋之际“靖康之难”迫使中原士庶纷纷南下,南方人口激增。以杭州为核心的江浙地区成为北方移民最集中的区域。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晚清时期,大量华人出洋务工,形成华工出国潮

①英国于1807年、1838年先后宣布废除作为劳动力重要来源的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美国在南北战争后废除奴隶制。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大批失地农民和破产的小手工业者。

③被拐卖的华工通常能在一年内生产出高过拐运费用以及生产投资费用三倍以上价格的产品。

④19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旧金山一带发现金矿,被宣传为发财致富的好去处。

⑤英、法、美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蒲安臣公约》等,就华工出洋达成协议。

(2)运用材料二,多角度分析推动晚清华工出国潮形成的因素。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阵营的封锁,中国大陆的海外移民基本停止。1978年,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出国潮经久不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不断加速,促进了劳动力、商品和资本的更大流动。据2014年数据显示,海外华侨华人数量达到6000多万人。与近代移民相比,新移民群体类别多元,既包括家庭团聚移民、低技能劳工移民,也包括留学、投资等高技能移民;女性移民的比重日益提高。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认同逐步强化,与祖国的联系与合作愈加紧密。中国吸收的外资中,60%以上是华商资金。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结合所学,说出中国出国潮经久不衰的时代背景。
2024-05-3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8 .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六朝多名士,如王导、谢安顾恺之、王羲之等。六朝能“席卷英豪天下来”的根本原因是(     
A.南方政局稳定B.南京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文人南迁D.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2024-05-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9 . 秦朝包括桂林、南海、象郡等在内,江南也只不过十郡而已,西汉元始二年增至二十二郡,东汉时又新增了六郡,由秦至隋的八百年内增设了五十七郡。材料反映了(     
A.国家的统一趋势B.统一到分裂过程
C.民族政权的并立D.江南地区的开发
2024-05-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中考终极模拟卷历史(三)
2024九年级下·内蒙古呼和浩特·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10 . 我校七年级(3)班同学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农业发展大事记】

材料一

时期大事
距今约10000长江中下游先民开始栽培稻
距今约7000河姆渡人大量栽培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战国后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西汉初汉文帝、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西汉出现了耧车,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马钧改进制成了灌溉工具翻车
东晋南朝时期水稻由直播变成育秧移栽

——整理自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二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南方农业开发】

材料三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总结丰富经验】

材料四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1)根据材料二、概括引进优良作物给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2024-05-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5(呼和浩特卷)-【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