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8 道试题
1 .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幅图  

材料二: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时海内大乱,独江东稍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1)根据材料一,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图三是哪一水利工程?
(2)材料二中汉文帝采纳了贾谊和晁错的建议,提倡实行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对江南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4-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图A中①______为都城。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______。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定都于图B中的②______处;与元朝同时期,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崛起。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______帝国最终灭亡。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并说明秦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4-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稳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秦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4-20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材料一图A中出现了铁制农具和_________(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图B时期在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_和筒车。;宋朝也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工具,如_________。图C中人物执政时期把自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了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分析这些表现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经济发展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2024-04-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区初级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史书记载:宋武帝、齐高帝、梁武帝均多次命人修治芍陂(淮河流域灌溉工程) 。这些能够说明(     
A.南朝经济发展B.北朝政权更迭C.北方人口迁徙D.南方战乱频繁
2024-04-19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南朝《宋书》载: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州“田土肥美”,地跨“南楚之富”。这反映出(     
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任务完成B.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C.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西晋王朝保护大地主的利益
7 . 小明围绕某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梳理了以下内容(如下表)。他研究的主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史实
三国时期孙吴开发江东
东晋“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宋(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A.局部统一的实现B.朝代更替的频繁
C.江南地区的开发D.北方战乱的危害
2024-04-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如图所示①地区在东吴前期人口仅在10万上下,其余县城的人口一般仅为两三千;东晋南朝时期,城市人口大为增加,仅该地区人口就接近100万,而一般郡城县城内人口也有近万。这反映出当时(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少数民族逐渐内迁
C.海外贸易日益兴盛D.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2024-04-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阜阳市颍上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历史主题学习,以下是他们搜集的资料。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历史主题是(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南朝牛车画像砖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A.书画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交融C.江南地区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
2024-04-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往往要依赖多方面因素的推动。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摘自班固《汉书》

材料三: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700余万,大体上每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人,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

——摘编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这一政策实施后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哪一治世局面?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该现象对我国古代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4-04-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