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8 道试题
1 . 据《齐民要术》记载,东晋初年,江淮一带在水稻种植中采用了烤田法,即在耕耘之后,排水晒田,以使稻根发达,不易倒伏,并且稻穗大、颗粒多。该材料主要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A.优越的环境条件B.人民的辛勤劳作
C.北方人口的南迁D.生产技术的改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亩产高达10石左下,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说明了(     
A.市民生活丰富多彩B.农业耕作技术完善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024-05-26更新 | 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亳州市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3 . 史载:谢灵运(385年一433年)经营的庄园种植有水稻、菽、麦、胡麻、粟等农作物,同时还可以缫丝织布、烧炭制瓷,采蜜酿酒、养鱼造纸,只有盐需要购入。从中看出谢氏庄园(     
A.布局规范严谨B.生产工艺先进
C.农民劳动艰辛D.基本自给自足
2024-05-26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2024年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宋书》是记载南朝刘宋王朝历史的史书。书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盖东西之极盛也”。这体现了南北朝时的(       
A.政权对峙更迭B.北方人民南迁C.江南地区开发D.民族发展活力
2024-05-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
5 . 南朝的沈约在《宋书》写到:“江南之为国盛矣…三十余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民庶繁息…户不夜闭,盖东西之极盛也。”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政治中心的调整
C.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024-05-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三中2024年5月中考历史模拟题(五)
6 . 如图为东汉至西晋浙江福建两省设县数量变化图片。这变化说明(     

A.门阀氏族强大B.南方经济发展
C.社会矛盾缓和D.中央机构完善
2024-05-21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7 .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就是说牛原来只用作祭祀时的牺牲,而如今却用来在田地上耕作。……用畜力耕田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当时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   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

材料三   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1)根据材料一,写出“用畜力耕田”指的是哪种耕作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代表“当时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生产工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都江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评价进行简要分析。
(2)根据材料三,概括北民南迁的原因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北民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哪些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思考古代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现代经济建设带来的启示。
2024-05-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联考试卷(一)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由于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南方冶铁业因此得到发展。稻田耕作开始使用铁犁、耙等铁农具,这使得北方作物麦、粟、菽等耐旱、耐寒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产量提高……这一期间,商业仍相当活跃,海外贸易和国内的南北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市场也有相当的规模。

——摘编自杨乙丹《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及其思考》

(1)材料一图A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___________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心;755-763年,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___,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从唐朝中期开始的___________,到图B时期最后完成;西欧中世纪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抗争,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和武力斗争。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以史为鉴,你认为新时代我国应当如何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2024-05-1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第四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江西·专题练习
9 . 交往·交流·发展

材料一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是许多不同民族进进出出的地方,千里驼铃,渡过沙碛,翻过山隘。自从汉代开通西域的丝道,中国经由这个西北的出入口,与中亚、中东及欧洲接触,两千年来从未停止。中国的丝帛西运,西方的宗教东来,佛救、袄教……都从这一条通道传入中国地区,也再转输东亚其他地区。中国获得了贸易的利润,然后西方思想的刺激,更为深切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

图一少数民族男子耕田

图二汉族人吃牛羊肉

图三穿裤褶服的汉族女子

材料三   

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楚越之地(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与“汉代开通西域”相关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指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出现的历史现象。请选择图一或图二加以说明。
示例:图三、汉族女子穿少数民族的裤褶服,说明在服饰和生活习俗方面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习惯,活动更方便。
(3)依据材料三、说出在不同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4-05-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江西专用)
10 . 从下面卡片的两则史料中,能得出恰当的结论是(     

   史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史料二 (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A.东晋时江南经济得到发展B.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南方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D.东晋南方商业异常活跃
2024-05-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新中考九年级历史样题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