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与吐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1 道试题
1 .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运用能有效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和客观真实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②唐蕃会盟碑

“前如程而樛[jiū]者曰辕。”“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 [chán ],曰犁壁,斵[zhuó ]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 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 曰犁盘。木与金凡十有一事。”“犁之终始丈有二。”

李时珍祖上世代行医,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喜爱博览医籍,年轻时立志从事医学。……自南朝,始,历代本草记载“名称多杂”,错漏很多。李时珍有感于此,乃搜书籍 800 余种,博采细勤, 删繁补缺,辨疑正误,用了 27 年,三易其稿而成

③唐·陆龟蒙《耒耜经》④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下册)
(1)以上材料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只填序号);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只填序号)。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只填序号)。如果需要研究唐蕃交往,可选择的史料____(只填序号)。
(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请从上述史料中选择合适 的史料并为其写一段解说词。
2024-06-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树德中学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2 . 唐都长安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荟萃之地,由宫城(皇帝居住及处理朝政处)、皇城(政府机关所在地)和郭城(居民区和商业区)三部分组成。如图《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可能发生在长安城的(     

A.宫城B.皇城C.郭城D.外城
2024-06-11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3 .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名称。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哪两个?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利于民族交融的重大改革是什么?其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措施有哪些?
(3)唐朝“在民族关系上有很大的建树”,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2024-06-1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朝代修筑了长城,长城西起①处的____,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于____年迁都洛阳,促进了民族交融;北宋时期,宋真宗与辽在图B中的②处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____”;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__”。

材料二   在隋唐以前,历朝历代的中原汉族统治者基本把周边的民族地区视之为蛮夷之地,把生活在周边民族地区的人民称之为蛮夷……但是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从唐太宗开始,民族思想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开放、兼容并蓄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摘编自程陈《唐宋两朝民族政策的比较》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原汉族统治者”民族思想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加强民族交往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
2024-06-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疆域图

材料二:隋唐王朝扩大了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宋、辽、金时期,内地和边疆的开发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元朝时期,中原和边疆地区发生了长达百年富有特色的大融合。及至明清,消除边疆地区的割据势力和抵御外辱,成为这一时期边政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请逐条归纳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当时的发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材料二中结论的史实依据。
(3)据材料二,概括隋唐至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发展的原因。
2024-06-10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
6 . 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A.中外交流B.经济繁荣C.政权并立D.民族交融
2024-06-10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3地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某班同学分朝代制作“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展板,拟以各朝代疆域图为载体,辅以对应历史时期的恰当的文物图片。其中一张展板如下图所示。下列文物可用于此展板的是(     

A.遣唐使晁衡诗稿B.阎立本画作《步辇图》
C.澶渊之盟盟文D.达赖、班禅金印
2024-06-10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我国自古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①和②事件相关的少数民族及事件的历史作用。
(2)③中货币是哪个民族的货币?它的样式模仿了中原王朝,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秦汉时期统一的货币名称。
(3)④中发生叛乱的地区主要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区?平叛后在此设置的管辖机构叫什么?
(4)你认为应该如何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4-06-10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初中毕业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 历史合卷(开卷) -初中历史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真宗之初,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不识兵革,可谓盛德大业。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成为一软弱的朝代……(它所面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种半汉化国家的组织能力,比汉和唐对抗的单纯游牧民族要厉害多了。那些单纯的游牧民族所 恃,不过是疾风迅雷的冲锋力量。

——《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的认识促使他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例说明唐朝政府和“四夷”分别是如何维护“德泽洽”“如一家”的民族关系的?
(2)材料二所称“与契丹盟”是指哪一事件?材料认为该事件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可见,作为宋王朝对手的少数民族政权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请列举史实说明为何少数民族政权能呈现这种状态。
(4)综合上述材料,请归纳唐、宋两朝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2024-06-10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等校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纯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摘自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再举一例唐蕃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由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概括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024-06-0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